返回第350章 早已是庞然大物,拒绝合资(1 / 1)华山弃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返回社里,方唯趁着自己最近比较清闲,就把这一年来的收获统计了一下。

首先是夏收,育种中心的4万亩水田产出了5600万斤南光三号】稻种,合作社产出了00万斤农优76】稻种,以及3200万斤南光四号】稻种。

接下来是秋收,6万亩的南光四号】稻种,总产量达到了9600万斤。另外6万亩的农优76】稻种,总产量达到了00万斤。

采收农作物,点数+5600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00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3200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9600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000000】

副业结算,点数+18000000】

瑶寨结算,点数+5000000】

总点数:753098020点。】

方唯暂时没有升级的打算,点数先存着,等回头好好做一下计划再说。

翌日。

他又去了瑶寨,和王松林等人商议来年的生产计划。

“三哥,明年的生产计划还是照旧吗?”

“稻种培育这一块不变,黄豆和生种子的培育暂停,改为培育各种高产蔬菜的种子。”

方唯告诉大家,由于高产黄豆种子和生糕种子这两年出现了大量库存积压的情况,所以需要及时做出调整。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纷纷上马“菜篮子工程”,对于蔬菜种子的需求量较大,明年可以集中力量生产高产蔬菜种子。

蔬菜的品种繁多,光是主要蔬菜就有几十种,暂时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

至于明年过后的计划安排,等到时候再说,现在不做讨论。

来年的生产计划定了之后,方唯还提出来了一条,那就是寨里还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现在经常都会有游客到寨里来游玩,他希望大家能提高服务意识,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鉴于此,寨里的养殖业可以适当的扩大一些规模,让前来游玩的客人吃到正宗的瑶山腊肉、走地鸡等特色的美食。

现在的旅游收入还不高,但却可以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王松林等人认真的做了记录,今后会一一落实到位。

会议结束之后,方唯便离开了寨子,回到了家里。

“孙老,要不明天我带你去三清观看看?那边的道路已经修好了,咱们开车去,一天一个来回都没问题。”

晚上吃饭的时候,方唯突然提出来想去三清观看看。

孙道人自然很感兴趣,就连盘莲都跃跃欲试。

以前去一趟三清观起码要两天的时间,早上出发,到了观里差不多就到傍晚时分了。即便是方唯走得快,到了三清观也到了下午较晚的时候。

一来一回,怎么也要两天。

而现在,三清观通了公路,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半山腰,应该会快很多。

“好啊,那就一起去看看。”

孙道人和盘莲都表示想去,方唯点点头,说明天一早动身。

翌日。

早上吃过早饭,方唯就开车带着孙道人和盘莲驾车前往三清观。

开车就不能走古驿道了,要从国道那边绕路,路程远一些但时间上无疑会快很多。全程只用了三个来小时,汽车就到了半山腰的山门前停下。

后半段的地势很险要,据说以后还会有二期工程,可以修建盘山公路直达道观的后山。

不过孙道人和他的两个徒弟都不同意,担心会破坏道观周围的环境。其实从半山腰走石阶上山也没多远了,一般人步行一个小时就能到。

这比以前不知道方便了多少。

山门前的空地上有停车场,甚至还修建了住宿的房舍、小卖部、餐厅等。停车场有专人值守,需要缴纳停车费,不过道观内部的人是免收这笔费用的。

“道长!”

“道长!”

值守停车场的大爷和小卖部的中年人,都认识孙道人。

他们不是道观里的人,这些设施也和道观无关,但以前可都是见过孙道人的。知道对方才是三清观的大佬,一个个都很客气。

方唯问了一下,说当地准备在这边搞一个风景区,现在才起步而已。

他们三人也不耽搁,随即沿着石阶开始爬山,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抵达了三清观。

老道的两个徒弟赶紧出门迎接,他俩现在的穿着打扮可是光鲜亮丽,一个个的气质都为之一变,有了一股清新脱俗的样子。

但在孙道人面前,他俩却不敢有任何的逾矩。

“师父!”

“嗯,进去说话。”

两人规规矩矩的行了大礼,并向方唯夫妇问好。

孙道人点点头,然后走进了道观。

之前他还像一个普通的老头,但从走进道观大门的那一刻,他整个人看起来就变了。这么些年的修行,尤其是在山下的十来年修行,仿佛让他脱胎换骨。

真正做到了返璞归真。

大家坐下来喝了几杯茶,因为人家有内部的事情需要商量,方唯就带着婆娘去了后山游玩。等回来的时候,孙道人告诉他,过几天道观要举行收徒仪式,也就是孙道人要有徒孙了。

“老三,我晚几天回去,五天后麻烦你来接我一趟,可以吗?”

“没问题,你老只管放心。”

方唯和盘莲在山上吃了午饭,还稍微休息了一会,这才踏上归途。

有车就是方便,两人回到家之后正好赶上了晚饭。

不过小女儿不愿意了,听说父母又偷偷的自己出去玩,就吵着等放假的时候也要去三清观玩两天。

方唯答应了女儿,小家伙这才笑了起来。

过了几天。

等方唯把孙道人接回来,合作社就拉开了年终结算工作的序幕。

现在的结算工作可比以前大队时期复杂的多,结算工作完成之后,紧接着还有年终审计工作,差不多一直要忙活到过年前。

几家下属的企业也要进行年终审计,这一项工作就得拖到年后了。

“三哥,今年分红,一个人分到多少钱?”

盘莲对竹器厂的情况很清楚,但对于整个合作社的情况却知道的不多。

下午方唯去接她下班,在车上她突然问了一句。

“这个要等到年终结算之后才能搞清楚,不过据我的了解,今年会比去年分的多一些。”

方唯这会让也不知道具体的数额,但根据总体情况判断,大概能有一两成的上涨。

这个增长速度是可以的,跑赢通胀肯定没问题。

盘莲简单的算了一下,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她估计自己和男人加一起,年收入差不多能有一万五到两万元。

这其中没有包括采摘草药的收入,以及头人职田的收入。

方唯的眼角余光看到了盘莲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忍不住摇了摇头,这个傻婆娘还是很容易满足的呢。

这天。

致远县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落成,方唯亲自跑去剪彩,然后就上了省报。

黄志刚看到报纸才知道了这件事,他把方唯请到办公室,问道:“方支书,你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意思?”

“你您可在外县投资建设蔬菜大棚,为什么不在县里搞?还有,你和外县签订了稻谷收购协议,这是打算抛弃你的家乡了吗?”

“冤枉啊,黄书记,这事儿我之前不是和你透露过吗?前进乡的那件事给留下了心理阴影,我又不想给你添麻烦,只好和外县合作。”

两人大眼瞪小眼,最后都乐了。

“这就是所谓的商人思维?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你的,你这是给县里上眼药呢。你放心吧,以后类似前进乡的事情不会再发生,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黄志刚也不想继续追究,实际上也无法追究。

企业做什么有自己的考量,他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合作社。

不过他也有点担心,要是以后县里得罪了方唯,这家伙会不会把大部分资产都转移到外面去?这个可能性其实很大。

合作社的产业可不止育种这一块,目前有两大企业都已经搬迁到了外地。

比如像家具公司就搬迁到了省城,虽然生产基地还留在了瑶岭乡,但想要走的话却很容易。另外还有电器集团公司下属的电风扇厂和空调厂,都在粤省香山。

而现在,合作社又把触角伸到了临县,别说乡里就是县里对合作社的约束都很苍白无力了。

很明显,合作社这是要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而且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随后两人聊了一些其他的话题,方唯陪黄志刚一起吃了饭,这才返回了社里。

过了几天。

方唯接到了文件,首先是前进乡的一把手被免职,其次是郑虎调任前进乡成为了书记。

“有意思,这算是向我示好?”

他有时候总觉得一些人看不清形势,就像之前的前进乡,以为方唯这几年受到了冷落,他们就可以随意欺凌不成?

方唯随便做出了一些姿态,县里就拿那些家伙祭旗了。

合作社的影响力可不是仅仅局限于瑶岭乡,甚至已经超出了新林县,早已不是任人拿捏的软蛋。

他于是派人去和县里谈,最后决定在城郊投资一千万元,建设大棚蔬菜基地。这也是为了安抚黄志刚,同时,蔬菜大棚的效益还真不错。

瑶岭乡的部份干部也摆正了心态,毕竟前进乡的珠玉在前,他们可承受不起黄志刚的怒火。

方唯此时已经离开了新林县,先去了省城然后去了香山。

家具公司如今已经在全国的主要城市都设立了专卖店,同时,公司的产品还出口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而且发展最迅猛还是空调业务,短短大半年的时间,空调的营收就翻了好几倍,利润也相当可观。相比较而言,电风扇的业务增长幅度有限,未来大概会处于温和增长的态势。

“支书,目前已经有好几家国外公司想和我合资。不过这事儿太大,我做不了主,一切都听理事会的安排吧。”

张文远陪同方唯视察了两座工厂,然后向对方做了汇报。

说道有外资想跟公司合资的时候,他还觉得很自豪。

“文远,我有个原则,尽量不和外资企业搞合资。咱们发展的慢一点都不要紧,技术上也可以慢慢积累,可一旦合资说不定咱们的品牌就消亡了。”

方唯摇了摇头,坚决发对合资。

目前公司引进的空调生产线,不算先进可也不落后,而且同时还引进了全套技术。

以后在这个基础上加大研发的投入,多引进人才,迟早都能发展起来,又何必引进什么外资呢?

“支书,原来你这么抵触进行合资啊?”

张文远万万没想到,一项开明的方支书,居然会坚决反对搞合资。

方唯白了一眼对方,解释了一番关于企业主动权的事情。现在公司又不缺资金,技术可以慢慢积累,就算是引进股东也得慎之又慎。

一旦主导权旁落,就等于是多年的辛苦为别人做了嫁衣。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受教了!”

张文远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顿时对合资没了兴趣。

他觉得支书说得对,即便是想要引进资金也必须得以我为主,自始至终都要保持公司的控制权。和外资谈判很难占到便宜,一不小心就会失去主导权。

这这可不是他的初衷。

“别想那些有的没的,挂了中外合资的牌子也不能让产品更加高级。关键还是要苦练内功,加强管理、投入研发、吸引到真正的人才。”

方唯没有说太多,说了几句之后就转移了话题。

他在香山呆了三天,随后便返回了社里。

时间匆匆。

合作社的年终结算工作告一段落,理事会开始商讨年终分红的事情。

大家对此事很有期待,不过方唯为了长远的发展,最后确定的分红标准方案是平均每人2400元。

分田到户是按照人头分的,所以合作社分红也是平均到每个人,即便是方唯也是同样的标准。大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工资和奖金上面,方唯的收入是普通社员的五倍。

接下来就是分红款的方法,这是一件堪比过年的热闹事,各大队早早到社里领到了现金,然后拿回去给社员们分发。(本章完)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