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结盟,留有余地
不管是哪个大队,到处都充满了欢歌笑语。
就社员来说,除非你不能干活,但凡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一年下来起码都能有3000元的收入。这里所说的收入是指工资奖金收入加上分红收入的和。
这收入已经是全国领先水平,很多城里人都远远达不到。
晚上。
阿姐做了很多好吃的,方唯趁机开了一瓶酒,自斟自饮。
盘莲明白这是男人想喝酒了,找这个借口最合适。
“三哥,你是不是看到大家的收入增加了就特高兴?”
“当然!要不然我何苦搞这个合作社?咱家分几亩地,一样能早早达到万元户的水平,还不用操这么多的心。”
方唯和婆娘没啥好隐瞒的,他说的是心里话。
挣点小钱对他来说很容易,但没有现在的成就感,也不会受到几万人的尊敬。
盘莲笑笑不说话,看到男人的酒杯空了,赶紧抓起酒瓶给对方满上。
匆匆数日。
斌斌放了寒假,回到了家里。
小洁已经提前放了假,兄妹两人难得聚在了一起,家里一下子就热闹了很多。
盘莲很开心,每天早上一起来就和阿姐今儿吃啥,家里的伙食比以往安排的更加丰富。
“老三,我想回观里呆几天,打算带斌斌一起去,你看咋样?”
斌斌回来没几天,孙道人找到了方唯,说打算趁着寒假给孩子多教一些东西。
现在斌斌在城里上学,平时一周才回来一趟,难得有一阵完整的时间。
方唯点点头,对于孙道人他还是信得过的,就答应了对方。
盘莲知道之后,有点不乐意,不过也没有阻止,只是问斌斌愿不愿意去山上?
斌斌说愿意,难得有这么个机会可以出去看看,小家伙还挺开心。
“斌斌,不要把功课落下。”
第二天。
方唯带着女儿开车把儿子和孙道人送到了三清观,在道观里吃了午饭之后,他和小洁就返回了家里。
现在距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他会在年前过来接他们两个。
从现在开始,家家户户就会开始准备年货。方唯和盘莲也抽空去圩市上转了转,每一次都会买不少东西。
现在的市场供应比以前丰富多了,但圩上的商品大多是便宜货,夫妻两人还专门抽空去了一趟陈州,把需要的年货买齐了。
今年过年,方唯准备了不少鞭炮和各种烟,就是为了图个喜庆。
“支书,过年社里还杀猪吗?”
赵金生跑来问方唯有关杀年猪的事情,对方才意识到距离过年没几天了。
“杀年猪肯定要的,你们几个商量一下,抓紧时间给大家分肉。”
不杀年猪总是缺点啥,方唯决定按照平均每人10斤猪肉的标准进行分配。
另外,每个人还有一只鸡、一只鸭、10斤鸡蛋以及两条活鱼。
东西不算太多,算是合作社给大家发的福利。
“三哥,你去把斌斌和道长接回来呀。”
盘莲这边也在催促方唯,儿子没回来她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还有两天就过年了,方唯便开车上了山,这次依然把女儿带上,对方只当是出去游玩了。
孙道人和斌斌回到了村里,大家也该过年了。
新年伊始就有很多变化,上级下达文件,取消了任务猪,粮食也不再实行统购统销。
之前的政策虽然也有很多放宽的地方,但这一次就更彻底。
当然,公粮还是要交的,这个事情没得商量,必须按时足额缴纳。
整个过年期间,斌斌同样在跟着孙道人学习,一天都没有间断。孙道人有一种抢时间的想法,总想着能快一点把一身的本事都传授给斌斌。
好在斌斌的确对中医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要不然很难坚持下来。
整个寒假,他既要跟着孙道人学习医术,又要复习功课,基本上没有玩的时间。
盘莲看着心疼,一人家去寨里住了一天,斌斌才算彻底休息了一下。
方唯没有吱声,他觉得老道可能是想尽快把一身本事倾囊相授,然后去山上修行吧。
今年过年,方平一家没有回来,来往走动的亲戚就只有二姐一家人。
田炳义每次来都要拉着方唯喝酒,多数时候都会把自己灌醉。
“姐夫,春播很快就要到了,你们还要继续培育蔬菜种子吗?”
“是啊,我们培育的蔬菜种子供不应求,能赚到钱就没有必要去改变。”
“那倒是,社里去年搞了几个新品种,你可以拿去试一试。”
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聊着开春后的事情,心里更多的是对新的一年的憧憬。
田炳义已经完成了对原大队的整合,学着方唯搞了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主要业务就是培育蔬菜种子、种植稻谷以及水产养殖等。
他让方唯的二姐当了合作社的理事长,而自己则当上了行政村的村支书。
发展的态势还是不错的,就是基础相对薄弱了一些。
两人喝了一瓶酒就没有继续,田炳义和方梅非要回去,方唯也只好由着他们。
之前喝酒的时候,田炳义一直在探方唯的口风,他想把自己的合作社纳入到瑶岭合作社之中,但方唯没有表态。
年后。
方唯送斌斌返校,顺便去找了黄志刚。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有瑶岭乡之外的农户想加入我们的合作社。我想问问县里是什么态度?”
“他们自己不是搞了合作社吗?没必要非要加入你们吧?说实话,这件事我有点吃不透,要不再等等?”
实际上他俩都有点吃不准,这么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其实牵扯到方方面面,黄志刚最后劝方唯不要急于行动,看看风向再说。
方唯点点头,离开县里之后就直接去找了田炳义。
“县里没有给准话,我也担心这么做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对了,姐夫,你们现在的资金积累情况如何?如果资金较充裕,我们双方以后可以合作搞项目。”
方唯换了一个思路,打算和田炳义他们的合作社进行一些合作。
这样一来可以规避很多不确定的麻烦,又能事实上达成联合的目的。
“我们的资金实力还可以,拉三,你这边以后若是有什么好项目,只管和我说。”
田炳义很感兴趣,同时也打消了并入瑶岭合作社的念头。
方唯没有多呆,和对方聊了一会便驾车离去。
这天上午。
方唯召开了理事会会议,讨论今年的春播安排。
参会人员除了各位理事之外,还有育种中心的负责人、瑶寨的王松林以及田家合作社的田炳义。
受上次和田炳义谈话的启发,方唯回来后就搞了这么一个经营联盟。
联盟的宗旨是互相帮助、并协调各自的生产计划。
“这一季,瑶岭合作社和育种中心会缩减南光四号】的播种面积,同步扩大农优76】播种面积。另外在经济作物作物一块,今年会暂停黄豆、生的种子培育。”
方唯首先代表合作社以及育种中心发言,等于是给大家透了底。
联盟不寻求垄断,但肯定要回避互相之间的竞争,或者尽量协调做到有序竞争。
“我们寨子这一季还是继续培育农优76】稻种,今年一样会停止培育生和黄豆种子。”
王松林说了一下瑶寨的安排,和大家没什么冲突。
“我们田家合作社会继续培育各类蔬菜种子,有个别品种有所调整,总体上和去年相比变化不大。”
田炳义也发了言,等于是互相之间都通报了今年的生产计划。
方唯点点头,这是大家紧密合作的第一步,今后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现在有这么个事儿,去年问我答应县里,打算在成交投资兴建蔬菜大棚。这个项目的计划的总投资是1000万元,你们各家有没有兴趣?”
这件事是方唯和黄志刚谈妥的,但项目推进比较慢,现在到了应该加快进度的时候。
方唯和理事们商量过,要想联盟更稳固,就必须有利益上的捆绑。所以今天才会把这事儿拿出来说,也算是一次尝试吧。
“我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如果可以的话,我们田家合作社愿意出资100万元。”
田炳义第一个开口,这件事对田家合作社来说有好处,所以他显得很积极。
有了他的开头,育种中心和瑶寨都答应分别出资100万元。
“那就这样,蔬菜大棚的项目由瑶岭合作社出资700万元,田家合作社、瑶寨以及育种中心分别出资100万元,共计300万元。”
方唯随后宣布了合作草案,等回头再签订正式的协议。
田炳义需要回去和大家商量一下,也就是走个程序,育种中心和瑶寨也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五天后。
关于投资蔬菜大棚项目的签约仪式,在县里举行。
这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签约之后,各家的资金就到位了,工程建设随即展开。这个工程与县里的菜篮子工程相配套,未来在各方面都会有一些优惠。
接下来。
赵金生安排机械和人员收割了地里的油菜,春耕也就同步开启。
今年,瑶寨的育秧基地也投入了使用,包括瑶岭合作社、育种中心都有各自的育秧基地。育秧基地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克服天气对露天育秧的影响,避免因为天气原因而蒙受损失。
只不过像这种恒温恒湿的育秧基地,投资很大,县里也就这么几座。
春播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各地的大客户纷纷登门,开始签订夏季购买稻种的合同。这是因为合作社出产的稻种十分抢手,一些大客户就采取了这种办法。
签订了购买合同之后,就需要支付大笔的定金,这对于一般的单位来说都是很大的负担。
这相当于预售,双方的责任义务是对等的,但也有免责条款。比如像由于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大面积减产从而无法交货的,就属于免责的事项。
“老赵,签订几家大客户就行了,可不敢把所有的稻种都一次预售出去,那样的话咱们就没有一点的灵活性。”
方唯抽空给赵金生等人浇了一盆凉水,让他们不要盲目乐观,凡事都必须给自己留有余地。
因此,当预收出去的稻种占到了预计产量一半的时候,他就叫停了此事。
有预计产量的一半作为机动,无论如何都不至于违约。
“支书,我们又学到了一手。你说的对,凡事都必须留有余地,要不然就是给自己在挖坑。”
赵金生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让他们都去忙自己的事情。
他随后离开办公室,回到了家中。
今天早上他接到了会议通知,准备一下就得去京城开会。
“三哥,北方现在还挺冷,你得带两件厚衣服。”
晚上。
盘莲帮男人收拾行李物品,给方唯带了贸易和呢子大衣。
方唯赶紧把大衣取了出来,说道:“大衣就不必了,我没那么怕冷。”
“知道你身体好,行了吧?”
盘莲白了以眼男人,倒也没有坚持。
第二天。
方唯就自己开车去了陈州,车子还是停在纺织厂,一来一回也就不到十天的时间,这样安排最方便。
本次会议主要是讨论计生工作,然后写入了根本国策。
整个会议进行的很顺利,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几乎听不到反对的声音。
一周后。
方唯就返回了陈州,然后开着自己的车回到了家里。
或许是他一贯比较低调,现在对于他本人和合作社的批评已经很少见了,大多数人都不怎么关心。现在的主流是改革,虽说对于赚钱还有不同的认识,但人们已经开始渐渐躁动了起来。
合作社的一些年轻人主动要求去香山工作,那边的工资标准高,一年下来的收入自然也会高出来不少。
但也有不愿意离开家乡的,毕竟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不错的收入,背井离乡去外地干嘛?
类似的观念冲突可不少,但都在合作社的蓬勃发展之下被冲淡了。
(本章完)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