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9章 收购风波,分散风险(1 / 1)华山弃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支书,前进乡不让我们直接收购农户手里的稻谷,说我们是投机倒把,他们还要去县里告我们。”

赵金生很生气,前进乡的干部这是故意找茬。

他手里捏着合同居然不让他收购稻谷,要知道合作社是有这一项经营权的。

他回来找方唯,希望社里多去几个人和他一起去县里讨个公道,如果对方还不识时务,那就和对方把官司打到底。

“老赵,不要生气。这事儿你应该去找瑶岭乡,让乡里出面去和前进乡谈,谈不拢咱们再出面。出面解决这种事是乡里的责任,他们总得做点啥。”

方唯听完皱了一下眉头,前进乡要干什么他不清楚,但对方明显是在乱作为。

不过,合作社直接和前进乡发生冲突倒也没必要,可以先向瑶岭乡反映这个问题,然后由瑶岭乡出面比较合适。

赵金生随即明白了方唯的意图,然后就准备去乡里。

方唯想了想,决定和对方一起去,看看郑先发他们怎么说。

于是他开车和赵金生一起去了郑先发的办公室,和对方讲了当前的情况。

“郑书记,请乡里出面和前进乡交涉一下,我们和当地的农户签订了合同的,他们这么做本身就违法了。”

赵金生最后提出了请求,希望乡里出面解决问题。

“前进乡那帮人这是要搞什么?方支书、老赵,你们放心,乡里一定会帮你们讨回公道的。”

郑先发不禁勃然大怒,随后喊来了郑虎,让对方带人去和前进公社进行交涉。

方唯和赵金生返回了社里,大家决定暂时先绕开前进乡,继续从其他乡镇收购稻谷。合作社之前开出的收购价很有诚意,价格比别人开出的都高。

总体上来说,收购稻谷的工作较为顺利。

过了两天。

郑虎带回来了前进乡的条件,对方答应让合作社继续收购稻谷,但价格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上浮15%。

听到这个回答,方唯都被气笑了。

“他们这是要打劫啊?这个条件我不能答应,大不了前进乡的稻谷不要了,一切后果由他们自己承担。”

“别呀,这么搞的话,最终受损害还是种植户。三哥,你先不要着急,郑书记已经去了县里,相信县里会拿出来一个妥善的处理办法。”

郑虎也很无奈,前进乡从上到下几乎换了一批人,对方很难打交道,摆明了看到合作社挣钱多,想趁机打秋风捞点好处。

对方知道合作社并不出产稻谷,所以才敢这么做。

方唯摇了摇头,他已经猜到了前进乡的意图,自己是绝不会妥协的。要不然除非是把米厂关了,否则的话大家有样学样,合作社岂不是变成了冤大头?

“虎子,你去忙吧。这件事乡里已经尽力了,谢谢。”

他把郑虎打发走了,然后把赵金生喊了进来。

“老赵,你找人放出风,就说前进乡从中作梗,当地的稻谷收购工作无限期停止,农户的损失由前进乡全部负责。当然,农户要是送货上门,我们还是乐于收购的。”

方唯懒得和前进乡的那帮人纠缠,便决定给对方上点强度。

表面上看似乎是合作社奈何不了前进乡,从而放弃了当地的收购,实际上是把矛盾公开,让当地农户去和乡里吵闹去。

另外,他也不是真那么狠心,还是给前进乡的农户开了个口子。

只要稻谷运到合作社,合作社就会收购。至于如何运过来就不关他的事了,相信前进乡的种植户会有办法的。

消息传开,顿时点燃了大家的情绪,都想看看最终谁会妥协。

前进乡的种植户本来还在等乡里和合作社的谈判结果,结果合作社以前进乡乱干涉为由,直接放弃了履行收购义务。

也就是等于废除了和当地农户签订的合同,一切责任由前进乡承担。

这么一搞,前进乡的种植户不干了。

这件事的是非曲直很清楚,根本怪不着人家合作社,完全是乡里的那些人横生枝节。事情要是能办妥也还罢了,可合作社直接掀桌子,叫停了前进乡的稻谷收购。

要知道,这可是直接触动了农户的根本利益,好多人就去乡里闹。

另一方面,有脑子灵活的农户,直接把稻谷运到了合作社。不就是一点运费吗?他们不在乎,毕竟合作社给出的收购价才是最优惠的。

稻谷只要运到合作社的地盘,人家二话不说就开始检验定级,然后直接付钱入库。

接下来就有越来越多的农户采取了这个办法,等前进乡的干部反应过来开始拦截,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

所谓的关卡被卖稻谷的农户直接冲的七零八落,还是县里最后处理了几个直接责任人,这件事的风波才得以平息。

郑先发很有感慨,他和郑虎去县里告状,事情拖拖拉拉的难以解决。

没想以这种方式给解决了。

过了一段时间,合作社顺利完成了稻谷的收购工作。瑶岭大米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全国各地,销量节节攀升。

“支书,我就想不明白了,前进乡的某些人到底是咋想的?他们的工作不是应该维护当地农户的利益吗?怎么还乱来呢?”

事情得到了解决,但赵金生等人百思不得其解。

事实上公社改为乡镇之后,工人人员的数量突然暴增,有不少人根本不了解农村工作的特点。他们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只想“管”而没有服务意识。

这就导致一些人想起来一出是一出,反而增加了矛盾。

“不说这个了,什么时候都会有一些奇葩事。老赵,接下来你要保证辣椒酱厂的原料供应,绝不能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方唯不想谈论这个问题,随即转移了话题。

现在辣椒酱厂对于原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合作社自己种植的辣椒产量远远无法满足生产所需。所以缺口部份,还得和其他乡镇的农户签订收购合同。

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双赢,但谁知道还会不会出现前进乡发生过的事情?

方唯很警惕,特意提醒了赵金生一句。

“我知道了,在后续工作中一定会注意的。”

赵金生也在思索这个问题,不过今天没时间做过多的讨论,等过些天开理事会会议的时候再说。

中午。

方唯去了乡里,和盘莲一起吃了午饭。

随后他就去找黄志刚,说实话,他对于县里处理和前进乡纠纷一事的态度很不满意。

“方支书,不要上火嘛。来尝尝别人刚送给我茶叶,味道如何?”

黄志刚任由方唯发牢骚,他只是笑眯眯的听着没有在意对方的态度。

“茶叶是好茶叶,可那件事情县里一直都在和稀泥,是不是要给我们一个说法?”

方唯显得有点咄咄逼人,谁都能看出来他的气不顺。

“不是处理了责任人了吗?你还想要什么说法?方支书啊,各乡镇都是才建立不久,人员的膨胀必然会导致不少人压根不熟悉农村工作。

这种时候你可以想象,会有多少事情在等着县里去处理。这样说吧,你们那件事真的是一件小事,优先等级排在末尾的。”

黄志刚随后道出了实情,不是县里不想管,实在是事情太多轮不到这样的小事。

总不能什么事情都由他拍板吧,如果那样的话,他还不得累死?

他是事后才知道出了这一档子事情,对前进乡的责任人处理起来毫不手软,希望能达到警示的目的。

“的确不能怪县里,但这点小事差点毁了瑶岭大米】这块牌子。前进乡为什么敢这么做?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合作社的短板,所以我们今后还需要化解这方面的风险。”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像是在抱怨又像是在总结经验教训。

黄志刚也没当回事,还以为自己成功说服了对方呢。

半个小时之后,方唯便告辞离去。

离开了县里,他的心情突然好了起来。反正他已经和黄志刚打过招呼了,要是以后再出现什么问题,谁都别抱怨。

回到社里之后,方唯召开了理事会会议,研究扩大采购稻谷范围的事情。

“支书,我明白这是为了分散风险,但咱们的瑶岭大米】有原产地认证,难道原产地还能发生变化?”

这次前进乡的事情让各位理事很生气,合作社本想带着大家一起致富,结果却遇到了少数不明事理的家伙。

这就给大家提了个醒,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稻谷如此、辣椒也是如此,这就需要有备份。但在实际处理的时候,却有不少麻烦。

“为什么不行?当地原产地注册的时候,是以地理概念来划分的,而不是以行政区划为标准的。只要是大瑶山相关的地区,都可以作为原产地的延伸。“

方唯微微一笑,这才是他今天去找黄志刚的主要目的。

县里当时没能站出来主持公道,那么就不要责怪合作社把稻谷的供应链外延。

“是这样啊,还是方支书看得远。那就别犹豫,咱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和周边的地区谈合作,谁愿意无条件保护咱们的利益,咱们就和谁签协议。”

理事们很高兴,扩大收购范围增加收购量,这件事势在必行。

随着瑶岭大米】的销售越来越好,货源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这个时候开辟新的供应渠道,正当其时,没必要想得太多。

于是,会议通过了此项提议,有两位理事回头就开始外出考察,争取在来年春节前把这件事敲定。

方唯暂时松了一口气,折回头去了乡里,有些手续还得提前准备完备。

时间在忙忙碌碌中溜走,合作社最终选定和相邻的致远县】合作,双方签订了一揽子合作框架协议。

稻种由合作社提供、并提供技术指导,收获的稻谷由合作社按照协议价进行收购。

同时,合作社在致远县投资1000万元兴建蔬菜大棚,为当地提供反季节蔬菜。各种高产的蔬菜种子也是由合作社提供,并为当地解决部分人员的就业。

投资蔬菜大棚是致远县的条件,他们看重的是合作社的优质蔬菜种子,以前根本买不到。

方唯经过考虑还是答应了对方的条件,这样的话,双方的利益捆绑的更紧,反而有利于长期的合作。

这份协议签订之后,瑶岭大米】的货源供应就不成问题。

合作社通过收购份额的变化,可以让各乡镇感受到合作社的能量,不会再轻易出幺蛾子。

忙活完这些事情,方唯才抽出空,去育种中心视察工作。

“方支书,我们今年增添了一批农机,同时建成了100亩的大棚试验田。中心的灌溉系统进一步得到了完善,新增机井16口.”

育种中心的副主任向方唯做了详细的汇报,中心的各项工作都完成的很好,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方唯点点头,感到很满意。

他随后查看了这一季的生产记录,同时还抽查了部分账目,没发现什么问题。

“我计划明年春天继续生产南光四号】稻种,夏天生产农优76】稻种,适当的减少南光四号】稻种的供应。”

方唯在中心召开了总结会,顺便安排了来年的生产计划。

他之前就和理事们通过气,打算适当的调控一下南光四号】的产量,继续推高农优76】稻种的产量。

农优76】稻种如今行销全国,不仅在南方各省的口碑很好,而且还打入了北方。

方唯一直觉得这一款粳稻杂交水稻的前景更好,而发展到现在也印证了他的想法。由于需求太过旺盛,他不得不增加农优76】稻种的种植面积。

“明白!我们会提前做好相关准备的,绝不会误事。”

中心的管理层很听话,方唯说什么就是什么,基本上不会有人唱反调。

方唯点点头,随机宣布散会。

此时,合作社和育种中心的田里已经种上了高产油菜。这一次是响应县里的号召,种植油菜越冬,顺便也可以增加一些经济效益。(本章完)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