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文彦博为宰相,符合现在的朝廷政局生态。
王圭和范纯仁为官太过油滑,且没有能力。
所以哪怕他们两个更有资格做宰相,赵煦也不会提拔他们。
第一天朝,小皇帝施政的凶猛让满朝文武无不惊骇。
当知道太皇太后已经被软禁。
内廷殿前司的兵权,被小皇帝一夜拿回后。
文武百官无不骇然、更有几分惊惧——
这……哪怕是太祖赵匡胤也不敢如此做。
赵匡胤不敢软禁太皇太后,这简直是始皇帝的风格。
大宋帝国,难道要改天换地了吗?
退朝后。
文武百官交头接耳,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大宋官场不像明清,言论比较自由。
官员们畅所欲言,对内廷议论也习以为常。
几个四品以官员,在宫门外议论起来:
“尚书大人,陛下英明神武,和以前做太子时简直是判若两人啊!
“这……是福是祸,真是难以预料啊!”
“刘大人,老夫也有这个疑惑。”
“诸位,下官曾经在太子府侍奉过当今天子读书,真的是判若两人。”
“各位大人,当心隔墙有耳……”
“以下官看来,当今天子的手段和前朝历代天子都不一样。”
“下官只偷偷看了皇一眼,便觉得如灼臣心,有看透你心事的威力。”
“我大宋终于等来了有为之君,今日当殿棒打西夏使臣之事,便是明证。”
“俞大人,你说得对,下官也有同感。”
——
景福宫里。
赵煦在看奏折。
这些奏折都是从高太皇太后寝宫搜出来的。
原来在神宗病重时,高老太太已经下旨把所有奏折送到她那儿了。
赵煦微微皱眉。
想起那个老太太已经被自己软禁这才心宽了下来。
奏折很多,有两广总督曹德华送来的安南国犯边的,请求朝廷调兵调粮支援。
有河北道对辽前线狄泳送来的请求军粮供应的奏折。
有南方几个州府奏请发放赈灾银的奏折。
然而,户部尚书却说国库存钱不到三十万贯。
总共五十二封奏折。
有一个共同点,可都是伸手要钱的。
然而,大宋的国库没钱。
大宋商业繁荣、开放海禁。
海丝绸之路和税收都远超大唐,大汉。
国库竟然会没钱?
钱去哪儿了?
作为历史系大学生,赵煦是知道的。
这些钱都被填无底洞了,这个无底洞就是三冗:冗兵,冗官,冗费。
昨晚赵煦批阅的奏折当晚就送到政事堂,
宰相文彦博,王圭,范纯仁……一大早就看了小皇帝的批复。
所有的批复,都让大臣们匪夷所思,因为这不符合历朝历代的风格。
要是按照天子这一百四十万军队,每天支出都是天文数字。
宋朝官员是最富有的,因为俸禄非常丰厚。
大宋的官员队伍庞大,都是宋太祖和宋太宗时就形成的恶性循环。
买买买,赵匡胤和赵光义都很舍得花钱买平安。
包括内政外交。
还有买大臣的忠心,特别是文臣。
朝廷收入虽高,却入不敷出,真是奇哉怪也。
看着这五十二封要钱的奏折,又想想国库只有不到三十万贯钱。
赵煦不禁眉头皱起来。
银子从哪里来?
这时,一个宫女轻轻的走进,悄声道:
“陛下,太后来了。”
太后?就是赵煦的亲妈,向太后!
“她来做什么?”
熟知宋史的赵煦知道,这向太后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甚至比高老太太有所及而无不足。
向皇后是听闻了太皇太后被软禁之后赶来的,她很激动。
她对这个老太太,并没有好感。
作为宋神宗的皇后,以前她也被老太太几十年来压迫的喘不过气。
想不到年轻的儿子一下子就解决掉了这个老妖怪。
没错,背地里,向太后和神宗都称高老太为老妖怪。
他们和高老太太可没有任何感情。
而神宗的皇后虽贵为皇后,却过得和普通妃嫔也没有多少差别。
向太后也很郁闷。
风水轮流转,现在该是我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让向太后感到奇怪的是,皇帝怎么不出宫来迎接自己?
要知道煦儿可是一贯的依靠母后的?
迎接太后?
赵煦才没那个心思,她也想垂帘听政,必须刹一下她的威风。
要让她知道皇宫的规矩,现在可不比以前了。
现在赵煦不仅仅是你的儿子,而是天之子。
天子!
双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1月11日到11月13日)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