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微服私访美好画卷【求收藏!】
“听说这条大路,曾经出现山贼劫杀路人?”
坐在华丽马车,李世民朝两边密林不停观望。他听魏征讲,这里曾发生过劫匪,常有贼人出没。
“陛下,那些狡猾的山贼,已被楚知县亲自带人剿灭,现在十分安全。”
大将李君羡,见李世民探出头讲起此事,他急忙恭敬回应道。
听说要去天河县微服私访,李君羡兴奋无比,不但将天河了解一遍,更是对楚江所作所为,仔细打听。
听见李世民问起,现在终于派用场。
“嗯!这才是一名合格知县,才是我大唐栋梁。”
听说是少年楚江,亲自带人剿灭山贼,李世民感到十分满意。
认为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决心,应该让天下所有官员学习学习。
一路无事。
李世民乘坐马车,带着长孙无忌和李君羡二人,很快便来到天河县境内。
离开大山后,当他们看见天河大地一片苍翠,像是一大片绿油油草地,简直美不胜收。
道路两旁,农民在开心种地。不时传来小牛犊与小孩子,欢快的声音。
当他看见,一张张纯真笑脸,不停打量他马车时,李世民心潮澎湃,惊喜不已。
他从没想过。
大唐境内,会有此等如诗如画,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妙画卷。
每次到长安郊外,他要么看见农民一脸疲惫,要么听见孩子不停哭闹,让他有些心烦。
没想一来天河,便看到如此生机勃勃的场景。让他放松心情,惬意无比。
“啧啧!天河知县大才啊,今年绝对大丰收。”
长孙无忌发现,道路两旁的庄稼,长势喜人,浇灌到位。
他神色一松,老怀大畅。
尤其当他看见,这里小孩肤色健康不说,而且十分有精神,带着一股子灵动之气。
他心中感到十分惊讶。
其他地方小孩,大多面黄肌瘦营养不良,这里小孩怎么不一样呢?
“不错!魏爱卿没有诓骗与我。这里不但比他说的更好,而且前景更加广阔。”
一路走一路欣赏,李世民心情变得越来越好。
非常想要见一见这位神奇知县,看看到底长什么样,小小年纪就能带给他如此多惊喜。
“咦!那边冒烟的是什么?这么多车进进出出,看起来热火朝天的样子。”
没多久,几人便来到离天河县城很近的水泥厂。
当三人一踏这条大路,便发现此路坚硬无比不说,而且十分平坦。马车走在面几乎没有颠簸,十分舒服。
“陛下!水泥厂到了。”
顺着李君羡目光望过去,长孙无忌看了看前方天河县城,猜测这里就是神奇水泥作坊。
他急忙朝李世民提醒道。
片刻后,李世民走下马车,站在路边不停观望。
“这位老弟请留步,在下有一事询问。”
李君羡得到长孙无忌暗示,拦住一名运送矿石的青年,趁机打听一番。
在来之前,他们已经做好分工。由李君羡去打听,他们在一旁细听。
“你们是想买水泥吗?如果大量订购,至少需要提前一个月。”
一名满身补丁,精神却显得十分不错的青年。见有人朝自己打听事情,他停下马车主动说道。
已经有好几名商人,在这里铩羽而归。
想要买到大量水泥,在他看来机会渺茫。
“这么走俏吗?不知道这水泥,是否真有传说中那么好用?”
亲耳听见水泥十分畅销。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脸浮现一丝欣慰。认为传言没有错,天河就是因为有水泥厂,财库渐渐充盈。甚至已经递交,扩大城区面积,整修城墙的申请文书。
确认水泥真的走俏,李君羡急忙转换问题,开始询问水泥功能。
这东西,可是听说和顽石一样坚硬。要真是这样,把边塞城墙加高加固,将会变得十分轻松。
见三人气度不凡,貌似财大气粗的大商人。
青年跳下马车,打量三人一眼。
随后,他使劲踩了踩地面,指着一旁的水渠说:“好不好用你们自己看看就知道了,你们如果真想买,劝你们早点动手。等到初冬季节,你们就是花钱也买不到,可能需要抢!”
见几人一脸质疑,青年说完之后便跳马车,准备就此离去,继续运送矿石。
“兄弟等等,再等等。你们运送这些奇怪的石头,一个月能挣多钱铜钱?钱都能拿到手吗?”
发现此人要走,李君羡笑了笑,将最后一个问题讲出。
这些问题,他们早已商量好,由李君羡来问。
“散活,每天三十铜钱,下工当天全额发放。稳定之后,每天三十五个铜钱,每月按时发放。我先走了,早点做完我还要去买鱼。”
发现几人什么都好奇,青年不想再说下去。
挥动长鞭,马车开始朝着另一条路,快速行驶。
“就算每天三十个铜钱,也能买好多烧饼,补贴家用完全足够。”
见此人坐在马车,快速驶向远处。长孙无忌一脸惊讶,颇为感叹道。
闲时能挣三十铜钱,再加粮食以及副业。足够一家衣食无忧,让小孩健康成长。
难怪这里几乎所有人,都干劲十足一脸幸福,原来是因为生活越来越好,自然热情高涨。
“陛下,要进去水泥厂吗?”
恭敬站立一旁,李君羡发现李世民笑容满面,心情不错,小心翼翼询问道。
“先不进去,听说天河全县境内,都有许多水库、水渠和水车,我们去看看。”
看了看脚底这条路,发现不但平整无比,而且一点泥沙都没有。
李世民盘算着,要是长安城和长安四周的大道,都修成这样,一定会令那些外国使者叹为观止,惊掉眼球。
沿一条大路前行,几人正好来到山村。
在这里,他们同时看见了水库、水渠和水车。
发现水库堤坝足足有六七丈高。
只是用大石与水泥连接在一起,就变得固若金汤,蓄满河水。
尤其他们,再看见那些神奇水车,不需要任何人力物力,便能将水库里的水,灌溉到高出河道的农田里。
这一下,三人是真正惊呆了。
大水车巧夺天工,
利用河水力量推动,再将河水灌溉到农田,大大提高农民效率。
如此巧妙设计,看得李世民三人惊叹连连,赞叹不已。恨不得立刻将其推广开来,让整个大唐早日受益。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