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4章 新城青岛(1 / 1)晓小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听完李聪的讲解后,室内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什么用钢铁造战舰?什么用新动力驱动?完全没有惊起余正照的惊讶,因为那根本不是惊讶的事,那是彻彻底底的惊吓,看余老的神情就知道,他不是怀疑,而是根本就不相信。

钢铁入水就会沉底,不用风帆与船桨,除非顺水而流,否则船只根本无法航行,这些都是余正照根深蒂固的认知。

今有人告诉他钢铁能漂浮在水上,不用风帆与船桨船只照样能高速航行,对此他只能呵呵。

李聪完,看着几人一脸不相信的样子,他也没多做解释,只是默默的收起了设计图,心翼翼地把每一张设计图,又叠回了那个牛皮包内,脸上并没有出现羞恼之色,因为他知道这一切很难相信。

若不是在振华学堂经过系统而科学的学习,即使拿着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同样也不会相信钢铁能浮在水面,但自从深入了解过船舶浮性后,他才明白船只的漂浮性原理,此刻他坚信只要善加利用与改造,钢铁舰船同样能横行海洋。

对于几饶不相信,王新也只是一掠而过,他笑着道,“船厂近期的要务是提高战舰生产,至于哪钢铁舰船的事情,还是交给他们年轻人去折腾吧!”

余正照也觉得气氛尴尬,看到王新主动扯开话题,他也顺坡下驴笑着道,“不久少爷就要大婚了,老朽在此提前给少爷庆贺了。”

“谢谢!余老的祝福,”王新习惯性的开口回应道,大婚的事情完全不用他操劳,所以他也清闲,像这样的话,他已经听不止一次了。

随后又交代完一些事情,王新便带着刘大锤离开了造船厂,不过李聪与他带来的研究组员,却是留在了造船厂内,只不过他们并不参加各种木质战舰的建造,而是带着建筑队开始改造船厂最西侧的两个大型船坞用于自己的研究。

现在的他们还没有建造钢铁战舰的资本,因为他们还缺少各种配套的生产工具,现在的他们就是两手空空,这些东西都必须由他们自己研究建造,想要造出图纸上的钢铁战舰,其实比想象中的要艰难更多更多,钢铁的桙接与焊接就是他们的最大难题,不过这些是需要与化学学院对接的,所以他们并非是在单打独斗,他们的身后还有振华学堂与王新的支持。

王新在赶回胶州的途中,新城青岛一场别开封面的观览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几个商会解员的带领下,一大群体型富态衣着华贵的人,正朝着一座建好的别野区走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三四十人,已经聚集了胶州大部分商人家族,走在最前方的则是秦永选、乔元与几个新起的家族,其中就包括给警察局捐钱的吴焕之。

自从道路中标后,又经过这一年的发展,吴焕之如今已经成为了胶州有名的实业商人,现在也可以勉勉强强排到第一粒

看着地上水泥与青砖铺建而成的宽大道路,很多商人都是泽泽称叹,他们也见过胶州的水泥路,但那种窄的道路,怎么能与新城中的宽大绿化道路相比?

他们虽然都知道政务院在建设新城,但外围都有士兵把守,他们根本就没有进来过,如今看这迥异的新城风格,他们的眼睛好似如黑夜里的猎鹰,正在四处左顾右盼看得新奇不已。

吴焕之性格开朗,又善于结交商道朋友,所以与谁都谈得来,他看着一旁同样神色好奇地乔元开口询问道,“乔少爷,你人际广博知道他们今要带我们去看什么吗?”

乔元道,“听是带我们去看宅院,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犹豫了一会儿,乔元眼神飘向一旁的颜惟辉,示意的道,“吴胖子,你要真想弄个明白,还不如去问颜少爷。”

颜惟辉是王新舅子的事情,在胶州已经不是什么隐秘,借着颜秀英的关系,颜家也一跃成为了胶州的一大家族。

听到乔元的话,吴焕之还真屁颠屁颠的就跑过去了,乔元与颜惟辉都是年轻人,两人虽然不熟,但是也相识,出于好奇的乔元也迈着悠闲的步伐跟着过去了。

两人之前的谈话,其实周围不少人都听见了,凡是好奇者都纷纷朝那边涌了过去,除了几个自示身份的老辈不动于衷以外。

自从胶州三大家族的方家与赵家相继倒台以后,秦家也收敛了许多,秦家大少爷秦立山也是内敛了很多,好奇的他同样跟着人群走了过去。

吴焕之来到颜惟辉身旁,拱手行礼道,“几日不见,颜少爷又英俊了几分,当真是少年英才啊!”

听到有人恭维自己,颜惟辉自然也是内心愉悦,不过他也是个聪明人,知道别人这么尊重他,看中的并不是他的面子,而是那位在半岛跺一跺脚就能血海滔的人。

看着渐渐围拢过来的人,颜惟辉知道他们要问什么,他笑着和风细雨地道,“我这也是第一次来新城,不定知道的还不如你们多呢。”

听到此番话,很多人都是一脸的失望之色。

随后颜惟辉又道,“不过诸位若是真的想知道,我与前面的商会管事也认识,我上去给大伙问问。”

看着他的自鸣得意,所有人都知道这家伙是在装13,在炫耀自己有个好姐夫呢,不过很多好奇的人还是笑着道,“那就有劳颜少爷,上去问问了?”

跑上前去问了几句,颜惟辉便又折返了回来,他把从商会管事那里听来的话,一五一十的道,“因为胶州建筑陈杂而烦旧,不利于后期的城市发展,所以少爷才提出了新城建设计划,等一些基础设施建筑完成以后,政务院与各个部门都将会搬到新城,以后都会以新城为中心,所以今带大家过来,就是看看新建的宅院。”

了一大堆废话,但众人还是知道了今的目的。

一个商人道,“这新城距离胶州也不远,等水泥道路铺设完成以后,三个时辰就可到达,咱们有必要搬过来吗?”

吴焕之笑着道,“我觉得这次迁移不只是政务院与各个部门,不定商会与王少爷都会搬过来,以后这新城青岛就是半岛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如果不搬过来迟早是要吃亏的,比如商会出新货的时候,你就跑不赢别人,而且我听墨水那面也要建成什么工业开发区,以后在那边建厂离新城也近些。”

经过报纸长期的宣传,向经济发展、实业兴国、市场经济、民族文化,这类的高大上词汇,他们可是学了不少,现在这些商人动不动也能标出两句来。

对于吴焕之的话,很多人还是认同的,这新城青岛还是必须要搬过来的,但是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要买房?

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是比较喜欢自己建房自己住,无论是底层百姓,还是高层权贵。

特别是他们这些有钱的商人更是如此,如果时间不是很急,很多人都会选择自己建府邸。

现在商会的人直接带他们过来买房,他们心中总是有些不舒服。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