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第二次收徒大会已经过去了两年了,那个黑衣人这几年也是销声匿迹,不知道躲到哪里闭关修炼去了。
这就让洪宁有些无聊了,而洪宁一但无聊,倒霉的就是宗门里面的弟子了!
王权富贵他们倒是不需要担心自己受到什么伤害,因为他们可以说是第二位阶的生物,以前他们受过的伤害,现在他们是不需要在受一边了,所以现在就是在有一个师弟倒霉的时候,凑过去,手里捧着一瓣的瓜,蹲在旁边边吃边看戏。
而他们也知道,洪宁的那些所谓的惩罚,虽然让人丢脸,但是效果是真的好!
只要上去受过了一遭,那么修为那肯定是一节一节的往上涨!比起吃那些丹药都快,要不是丹药比这个安稳,不想丢脸,这些老一辈的弟子都想洪宁天天让洪宁把自己挂在那棵歪脖子树上了!
能够不要吃药,不用修炼,就能够得到这几乎是一整年苦修的功力,而代价只不过是被以一种羞耻的姿势挂在树上,很划得来啊!
接下来,洪宁的生活就在每天教授这群新来的徒弟,去食堂吃亚丝娜给自己开的小灶,然后回来调-教新来的徒弟,顺便给他们灌上一点真气,最后回去吃亚丝娜给他做的晚餐,看沙雕视频,睡觉。
至于为什么要给这群刚来的弟子灌输真气呢?
当然是因为,黑衣人马上就要杀掉皇帝了,而自己需要一大批的稳定天下的人,没有什么人比起自己亲手带出来的弟子更加的好了!
反正去京城推翻清朝又不需要他们动手,他们只需要到各个地方政府,看住那些受到清朝洗脑的文人和武人就行了,不要让他们离开自己所在的地方,让他们安安静静的等待新时代的到来,如果可以的话顺便建立一个宗门分支也不是不行。
虽然这些分支在之后都会改为:“国家公立学校”,但是也是可以先教上一段时间的学生的。
于是,洪宁的世界就在这样不断重复,知道有一天,他听到一个声音,“我要杀狗皇帝了。”
这个声音带着一丝的坚决,带着一丝的一去不复返之意,带着一往无前,破釜沉舟的意思!
他,终于要开始了吗?洪宁在山上给这群小兔崽子上课都上的要吐了!
“等我!”立马给他传了一道音,洪宁就直接飞向京城了,他准备在京城开始动乱的那一刻,立马控制住京城!
师傅给自己下的命令,徒弟肯定会遵守。
洪宁早在几年前就将:在我前往京城的时候,你们便每个人都前往一个区域,控制住地方政府,让他们不要乱。(这话是对着王权富贵这些第一批弟子说的)
而你们,则是跟着你们的师兄后面,每个人控制一个县、一个城,让他们不能随意的派兵出城。
以上,就是洪宁的命令。
在看到洪宁化作一道光飞向京城的时候,王权富贵立马反应过来,站到洪宁刚刚站的地方,对着所有的弟子,喊道:“所有人,开始行动!”
然后终南山的这些修仙者,一个个御剑的御剑,乘风的乘风,有妖兽的就骑到妖兽的身上,要么就是直接坐到自己的武器上面,总之,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每个人都拿出了自己的本领,终南山上也是出现了一片乌云,不过这片乌云来得快,去的也快。
升仙村的村民才刚刚感觉到有一片云遮住了太阳,下一刻,太阳就在一次的照射在他们的身上。
真是奇怪。
很快,这群飞速极快的修仙者就到了他们的目的地,他们自己选择的看守地点。
到了,每个人选择的地点,就会有一个人留下,然后大部队继续向前飞行,留下的那个人并没有直接降落到城市里面,而是在山林里面降落,然后慢慢的走到镇子里面去。
这样就能够更好的不暴露出来,打入群众中去,完全的将情报掌握在手中!
…………………………
而此时的洪宁已经到达了京城,他一到京城,就引起了一大片的轰动。
毕竟是一个飞来的人,在这个愚昧的时代,被称为仙人是很正常的!
于是,洪宁就被一群朝廷的人给恭恭敬敬的请到一个建的十分好看的宅子里面,静待皇帝的到来。
嗯,这个朝代是让仙人去等皇帝,而不是皇帝去等仙人,真是有趣的朝代!
不过康熙皇帝是等不到了,他注定会死在前往这里的途中。
没错,洪宁这次过来,就是为了给黑衣人一个助攻的!
…………………………
“皇上,真的要去见那个仙人吗?臣总觉得是个陷阱,怎么可能刚……”一位刚刚被康熙提拔上来的心腹对着康熙说道,只不过被康熙打断了。
“朕心意已决,你可以下去了!”说完,就头也不转的离开了这个房间,留下了一位大臣在这里,不知道刚才说道“下去吧”是对谁说的。
“准备出行!”离开了那个房间,康熙就对自己身后的小太监说起这件事了,而小太监得到命令,就开始准备皇帝出行的一切准备。
小太监知道,这次是去见仙人的,所以必须得用最高的规格,也就是“大驾”。
导驾、引驾、车驾、后部鼓吹、后卫部队之类的这些都要在康熙皇帝来到皇宫门口的时候准备好,不然他就要掉脑袋!
导驾就是先头队伍,一般都是京城地方官和朝廷官员,随后是由两队骑兵及6行步甲队组成的“清游队”,其作用是清道,以保障后面的皇帝出行顺利。紧随其后的是士兵手持的12面龙旗,分作两排。
龙旗后则是专用车队,其中包括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辟恶车、皮轩车等。这些车虽然麻烦,但是都是历来的规矩,不能改,所以也就这么传下来了。而且每辆车均由4匹马牵引,有驾士14人、匠人1名。
至此,导驾仪仗就结束了,后面接引驾仪仗。
引驾的仪仗不同于导驾仪仗,主要以乐、仗为主,陪同皇帝出行的文武官员也在其中。引驾仪仗的前导是由12排分别手执横刀、弓箭,相隔排列的骑兵组成的卫队。
随后就是一支庞大的乐队,至少有700多人。
接着就是各种幡(呈下垂状的长方形旗帜)、幢(有羽毛装饰的旗帜)、旌旗等组成的旗阵。
一些随行的普通官员及皇帝的24匹御马也夹杂在旗阵中,虽然这些马就是用来看的,基本不骑,而且也没有人敢骑。旗阵之后,又有分列于左右的青龙旗和白虎旗。两面旗帜的后面则为随行的重要朝廷官员队伍。在这支队伍中间,还穿插和夹杂着手持兵器的骑兵和步甲兵。
车驾的引驾仪仗的后面才是皇帝乘坐的玉辂。皇帝车驾是整支仪仗队的核心,因此警卫极其森严。玉辂由太仆卿驾驭,前后有41位驾士簇拥,两侧则由左、右卫大将军(高级武将)护驾。
紧随玉辂的是禁军的高级将领和宦官。在这些护驾官员的外围则布列着多队禁军的骑兵和步卒,每队禁兵的数量不等,但都在20人以上,并有1名军将率领。禁兵配备有弓、箭、刀等兵器,随时准备应付突发的情况。跟在禁兵后面的是由各种幡、幢、扇组成的仪仗。
后部鼓吹就不用多说了,又是一群乐师。
后卫部队则是最后的护卫,负责随时支援前面遇到袭击的队伍,而且人数至少是5000人!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