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收心与肥缺
夏晓禾在潘经理的安排下,与丽娜两人开始与锦丰银行的中层人员接触。具体的细节李旭倒是没有去了解。
此时,李旭正坐在办公室里,耐心地听着潘经理报告最近夏晓禾拿下景区管理局项目的事情。
潘经理十分感慨地说:“名校出来的就是不一样。我以前还觉得,顶着一个清北大学的名头,但总是缺少了社会实践的锻炼,难免会有一些照本宣科。”
他有一些自嘲地笑了笑,接着说:“说明呀,我这些思维是跟不上时代了。名校出来的学生缺的是经验,但是其他方面,不管是情商还是智商,的确都比普通人要强得多。经验这东西可以提高,但是脑子不是可以补起来的。”
李旭笑了笑。
他知道潘经理在他面前疯狂夸奖夏晓禾,虽然的确有夏晓禾自身的原因,但其实也是在释放一个信号——“李总,我完全服你了”。
这是件好事。
李旭很清楚,前几任领导都不怎么重视市场部。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大多数的资源都是集团提供的,有一些项目甚至是高管们的私人关系带来的。市场部更多起的作用,是把一个确定的项目补充完善好资料,在招投标大会上面走个过场。
不过,分公司成立初期,市场部没什么分量可以理解。但公司要发展下去,依旧把市场部边缘化是不可以的。要良性发展,始终要靠新人去探索发现新的市场领域。
而这件事对于李旭来说,还有更加深层次的重要意义。虽然他抵达这里以后一直表现得胸有成竹,但有一些隐藏的压力是不会展示给外人看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来到这里的他是孤立无援的。分公司里没有一个人是他自己培养起来的,每一个人都不值得信任。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把沈墨白与夏晓禾弄过来帮他。但沈墨白和夏晓禾毕竟还没有那么丰富的经验,身份上他们大学还没有毕业,也会产生很多的掣肘。
所以,有一个老员工是自己的人,对李旭来说很重要。而之前一直不受重视的潘经理,毫无疑问就成了这个人选。
一个公司的立足之本,当然是它的产品。
但他们毕竟不是制造业的公司,虽然也有自己的工厂,但也不过是方案中的某个链条罢了。他们这样的公司不像旭日智科,销售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这段时间,李旭也在观察潘经理。他发现潘经理能力是有的,而且对集团公司的感情也很深,从一个基层的销售一步一步干到如今的位置,而他下一步的目标也是进一步往集团发展。
听完潘经理报告完近期的工作,李旭忽然有意无意地问了一句:“对了潘经理,你的家是安在哪里的?”
潘经理的目光微微闪烁了一下,立刻回答道:“在锦川市。毕竟yc市作为省会城市,教育和医疗条件各方面都要更好一些。”
李旭笑了笑:“孩子已经上学了吗?”
潘经理点点头:“小学二年级了,老婆在家里全职带孩子。今年年底呢,我打算把父母也接过来一起住。”
李旭有一些惊讶,也有一些感慨地说:“那你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呢。”
潘经理轻轻叹了口气,脸上浮现一抹自豪又感慨的笑容。
李旭站起身来,意味深长地说:“夫妻之间长期分居两地也不是个事儿啊。”
聪明如潘经理,一瞬间就从李旭的话中听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他的眼底有一丝亮光闪过,只是考虑了半秒钟,就顺着李旭的话说:“可不是嘛,我也想回锦川市呢。但是你也知道的,我这种从基层干上来的员工,文化也不算高,集团上面并不喜欢我这种中层。”
李旭望向潘经理,摇了摇头:“话不能这么说,学历的确可以说明一些事情,但不能只以学历来定论,尤其是销售这个岗位。潘经理的能力我是看在眼里的。”
潘经理的目光闪烁了一下,深深低下头去。
对于聪明人,并不需要把话说得太明白。
李旭又笑了笑说:“集团肯定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的。不过,上面的人不怎么能够了解到底下的情况。好好干,接下来的锦丰银行项目,正是你证明自己的好机会。”
潘经理的眼中露出一丝金光,抬眼看了李旭一下,又深深低下头,认真的说:“我会努力的,李总!”
潘经理离开以后,李旭靠在椅子上思考着一些事情。目前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时间并没有多么充裕,开标在即,对于接下来的商战局势,李旭还不怎么能够看得清楚。
这时候他不由地想到了古代的那些为帅者。要掌控局势,自然不可能由将军亲自去做细活,这就需要底下的人不断靠着自己的智慧去运营,然后再将一些信息成果反馈上来,由他来做决策。
涉及到重要的矛盾,再亲自出马或者去其他地方借势解决。
李旭微微叹了口气。做一个决策者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公司到了一定的体量以后。不过在对外打仗之前,对内的矛盾要首先解决才行。
李旭的目光逐渐冷了起来。
……
在年终总结之前,公司发生了一件大事。
正在上班的时候,警察忽然闯入了财务部,将还在上班的蔡经理给带走了。一时间,整个公司都炸开了锅。
不明情况的员工们纷纷猜测,蔡经理为什么会被带走?在公司内部,闲言碎语自然不好太过明目张胆,但下班后,各种各样的版本还是传了出来。
有的人说,大概率是嫖娼被抓了;也有的人说,是不是挪用公司公款了。对于挪用公款之类的说法,有人表示怀疑,毕竟大家都知道蔡经理是非常聪明的,挪用公款这种低级错误,应该不会犯。
几天以后,项目运营部的一位主管也被警察带走了,真相才传了出来。原来是蔡经理伙同那位项目经理,在某个项目供应链采购的时候,用他控制的空壳公司,虚增价格并且吃掉了采购金的30%。
他的操作极为隐秘,那个空壳公司至少设置了三层防火墙,极难被抓住漏洞。一时间,公司内部上下震惊不已,一连好几天都在谈论这件事。
最初,大家只是在感叹蔡经理胆子真大。但是逐渐地,大家把谈论的焦点转移到了他为什么会露出破绽这件事上,核心的东西,蔡经理是一手把控的,又有财务部的人分析了找出破绽的难度,其他人便纷纷好奇起来。
没过多久,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了那个新来的沈墨白身上。
沈墨白到了财务部以后,大家对他的印象是话少,平日里做得多说得少,一副木讷老实的样子。但有一种说法是,沈墨白就是新来的李总的人。虽然沈墨白从来没有说过,但是李旭已经逐渐不再避讳这一点了。
下面有员工几次看到李旭开车送沈墨白,这几乎就坐实了沈墨白是李旭的人。那么蔡经理被揪出来,大概率是沈墨白的功劳了。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没有人敢明面上议论。
而接下来,财务部的负责人暂时空缺出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李旭知道,很多人都将目光盯在这个位置上。不过他并不着急主动提出来,这是一个机会,他要看谁最按捺不住。
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原本以为会由徐亮主动提出来,却是来自集团的一封文件通知,掀起了围绕这个位置的风浪——《关于推荐孙婷婷为分公司财务经理的通知。
这份文件已经摆放在李旭的桌子上了,他看着这份文件的内容,嘴角浮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笑容。
(本章完)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