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9章 兖州豹无间道(1 / 1)木子蓝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9章 兖州豹·无间道

郓州,须昌城。

朝阳升起,霞光万道,城头的唐旗换成了鲁旗。

刺史府中,

一个魁梧粗犷,身披明光甲的中年壮汉,正在狼吞虎咽的吃着早饭,他方脸阔额、眉骨高突,长着一双丹凤尾双目狭长而锐利,颧骨如刀削,短须如钢针。

“来人。”壮汉开口,“把盛彦师、蒋善合带上来。”他的嗓门很大,语速快而急躁,带着几分浓重鲁地乡音。

亲兵应声而去,他继续埋头吃着胡饼和羊肉。

盛彦师和蒋善合被五大绑的押了进来,披头散发十分狼狈。

“大王,人带来了。”

徐圆朗继续自顾自的把手头的半块胡饼和一块羊肉吃完,这才抬头。

“还不赶紧给盛公松绑,怎么说也是咱半个老乡。”

盛彦师昂首站在那没理会徐圆朗,

徐圆朗给盛彦师倒了杯酒,“盛公喝酒润润嗓子。”

“我是兖州人任城人,盛公是宋州虞城人,咱们相隔也不远。你前朝任澄城县令,我呢是任城农夫,过去咱高攀不起,

但天下大乱,也给了我一些机会。

盛公,不如跟着我干,我现在是夏王所封河南道大行台尚书令、鲁王,你跟我干,我表奏你为宋州总管,你仍不失国公之位,甚至只要干的好,封个郡王也是肯定的。”

“咱们吃香的喝辣的,岂不逍遥快活?”

盛彦师并没有理会。

徐圆朗又给他倒了一杯酒,“盛家在宋州虞城也是豪门望族,你给虞城盛家去封信,让盛家夺城响应。”

“给盛公拿纸笔来。”

纸笔摆在盛彦师面前,盛彦师提笔开始写信,徐圆朗哈哈大笑,很是满意。

盛彦师提笔写下百余字就放下笔。

“这就写好了?”

旁边一名谋士看了眼信,“大王,盛彦师该杀也。”

“写的什么?”

谋士刘复礼把信念给不识字的徐圆朗听,“仲弟如晤:兄奉诏随李侍中讨贼,本欲荡平兖郓以报国恩,不意兵溃须昌,为贼酋徐圆朗所擒。此獠凶狡,胁我投降。然吾尝读春秋,岂能为臣不忠,誓以死赎罪。

老母年高,素患风痹,弟当亲奉汤药于榻前。

吾死后,勿求骸骨,但立衣冠冢即可。弟须勤勉持家,谨守清白。

临纸怆然,涕泪纵横,兄,顿首。武德四年四月十三日。”

这是一封绝命家书。

徐圆朗刚才还哈哈大笑,听完一拍桌案,“姓盛的,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以为我不敢杀你?”

盛彦师挺胸抬头,泰然自若。

徐圆朗瞧他这个样子,又哈哈笑了起来,“盛总管如此气节,我怎能杀你,”

他请盛彦师落座,喝酒吃肉。

“蒋公!”

蒋善合同样是不肯投降。

徐圆朗咬了咬牙,忍住脾气,“喝酒,吃肉。”

盛、蒋二人死也不怕,倒也是淡然的坐下喝酒吃肉,死也做个饱死鬼。

饱餐后,徐圆朗再劝,二人仍是不理,只好把他们送下去,派人软禁起来。

“刘长史,用什么办法能让二人投降?”

刘复礼摇头:“主公,我看此二人一时半会不会投降的,不过他们人在我们手上,主公可以对外宣布,就说二人已降,然后授盛彦师为宋州总管,再授他虞城的子弟官职等。

对蒋善合也如此,授他郓州总管。

唐人也不知道他们真降假降,我们照样能用二人之名,造势。”

“长史果然足智多谋,可还有什么好计策一并说来!”

“徐州刘世彻,出身彭城刘氏,乃南海太守刘权之子,此人有盖世奇才,名动东夏,且善用兵,大王何不招刘世彻来,以其为帅。大王坐镇兖州,让刘世彻分兵攻略濮济,

再让李武意任齐州总管,以谭州兵取齐邹诸州。

重新打通与江北联系通道,方为上策。”

“刘世彻。”徐圆朗当然知道彭城刘世彻,此人手里头有一支兵马,他少有侠气折节好学,倜傥不羁,颇为时人所许。

隋末大乱,刘世彻派人去南海郡见父亲,劝他起兵,结果他父亲刘权居然斩了他使者,仍坚守南海,直到病逝。

刘世彻这几年游走在各方枭雄豪强之间,可惜就如当年李密一样,虽然都敬重他名佩服他才,可又忌惮他的名望本事,没有人真正肯信任他。

如今唐朝大将刘德威、刘德敏兄弟,论辈份就是刘世彻的堂叔。

本来有这层关系,刘世彻应当也归附大唐,可奇怪的是刘世彻这几年一直留在徐州一带。

“若得刘世彻支持,则主公取徐州也会很轻松。”

徐圆朗以前也忌惮刘世彻的名声和能力,但现在李逸率兵进逼,他也顾不得那些了。

“好,我马上派人去迎刘世彻来。”

盛彦师被软禁在刺史府中,每天吃喝不愁,他每天跟那些守卫聊天,打听些消息,听说徐圆朗要请刘世彻来,还要以他为帅。

当下不由的担忧。

他对蒋善合道:“刘世彻此人,我曾见过,确实很有才能,尤其知兵,若论能力,一点不输于滕国公刘德威刘德敏兄弟。

若是他真的来了,那可能会给侍中造成麻烦。”

“那怎么办?”蒋善后也听过刘世彻的名字,此人在黄淮一带太有名了。

盛彦师对看守士兵说要见徐圆朗。

徐圆朗很快就亲来见他。

“听说徐公要迎刘世彻来,还要把兵马交给他来统领?”

“是有此事。”徐圆朗点头。

盛彦师摇头叹气,“承蒙徐公不杀,又好生招待,听闻此事,我不得不提醒徐公一句。

徐公这定是被人巧舌迷了心窍了,怎么能把兵权交给一个外人呢,刘世彻的大名我也早有所闻,

今徐公迎刘世彻,岂不就是当年翟让迎李密?

翟让是何下场?徐公当年也是亲眼所见的,刘世彻这些年所缺的,就是兵马尔,他有名气又善兵,若得公之兵马,就握生杀大权,公亡无日矣!”

徐圆朗惊出一身汗来。

“那盛公以为我该怎么做?”

“其实当今天下大势早已明朗,徐公又岂看不明白?主动投唐是最好,也是唯一选择了。”

徐圆朗摇头,“我看未必,鹿死谁死,犹未可知。何况,我若不反,大唐也不会给我什么好结果。

裁掉我兵马,再把我召入朝中授一闲职,甚至找个理由把我杀了,我徐圆朗起兵十年,不甘心这个结果。”

“待刘世彻至,公可请他入城,然后夺其兵马,再派他协助公之子出镇关城,让他参谋军事,不直接给他统兵之权,则既能用他之名望、才能,又不用担心他反客为主矣。”

徐圆朗被盛彦师一席话,已经再不能信任刘世彻。

几天后,

刘世彻至,率部众五千人马。

徐圆朗没有出城迎接,只派侄子去召他入城。

刘世彻看着瑕丘城,心中有股不好的感觉,可人已经来了,此时若走,只怕也走不掉,只好硬着头皮入城。

他一入城,

徐圆朗就派兵围住刘世彻部众,宣布整编兵马,有人站出来反对质疑,结果就被立即射杀。

徐圆朗在刺史府设宴款待刘世彻,盛彦师和蒋善合也被请来做陪。

“刘将军闻名东夏,如今能来加盟,徐某欣喜万分啊。”

“唐贼进犯,战火重燃,好在某夺回郓州,斩杀齐州总管王薄,如今盛总管、蒋总管来投,形势大好。

某决定派大郎前往任城驻守,阻击李逸,这次还要有劳刘将军走一趟,协助大郎。

暂委屈刘将军任兖州司马。”

刘世彻听到这里,心中已是极不满。

席间,他去更衣。

盛彦师稍后也起身去如厕,两人在东司门口相遇,盛彦师不着声色的将一团纸条塞到他手中。

刘世彻也没声张。

宴席过后,刘世彻就被留在城里休息。

回到房间,他打开纸条察看,脸色微变。

次日,

刘世彻才得知他的五千人马,已被徐圆朗调去郓州。

徐圆朗让他立即随其长子徐启贤前往任城驻防。

刘世彻很平静的依令前往,顺利的让徐圆朗都有些意外。

四月中旬,

李逸率军沿泗水而上,在鲁桥击败徐圆朗守军。

继续北上任城,这里曾是任国。

此处兵家必争,地理位置重要,在宋鲁之间,任城南有个亢父险道,两马难以并行。

只要派百人守住亢父之险,敌虽万人亦难下。

南北朝对峙时代,任城地位更加突出,往北不远就是黄河,而往南就是重镇徐州。

任城在泗水上游,控制任城,就能迅速抵达徐州。

正所谓任城在则山东安。

徐圆郎派了自己长子和刘世彻率一万人增援任城,他自己坐镇北面的兖州城,仍以张青特守郓州须昌城,而让李武意回谭州攻齐州。

任城守军达到一万五千人马。

李逸率军抵达任城下,安营扎寨,此时各种消息传来,郓州失守、谭州叛乱,

谭州刺史李满义被王薄仇杀,齐州总管王薄又被李满义侄子李武意伏杀,还有说盛彦师、蒋善后被俘后已投降的。

一时间也不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北面大好形势,突然就崩了,李逸都有点无语。

很明显,都是因为李义满死在须昌城中而引发的。

李逸此时也很无奈,甚至也改变不了,南北夹击的计划也只能改成他这一路进攻了。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

“禀报侍中,斥候轻骑抓到个人,说要见侍中,有重要消息禀报!”

“我们询问,他自称是任城出来的,还说有盛总管的消息。”

李逸听到这,“把人带来。”

军帐中,李逸见到来人。

“你是何人?”

“小的是彭城刘世彻刘三郎的部曲,我家三郎是大唐滕国公刘德威的堂侄,现在任城中协助徐圆朗长子守城。”

刘世彻,这个名字李逸不太熟。

“你说有盛总管的消息?”

(本章完)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