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内库
李承泽沉声问道:
“长公主回京了?”
“她把内库的账目文件交给了你?”
“我已经让人初步核算了一下。”
“内库竟然出现了两千多万两的赤字!”
“她这是在逼我放弃内库的控制权!”
范闲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他此次前来,是为了寻求解决方案。
“殿下,您可有妙计,能助我破解这个局面?”范闲询问道。
这次他来,是为了寻求援助。
“提示,触发被动级任务‘财富’!”
范闲的话语刚落,李承泽的脑海中响起了系统提示音。
这个提示让李承泽心中暗自欣喜。
李云睿真是个意外之喜,刚一出现就带来了两个任务,真是令人惊喜。
“黄金级被动任务‘财富’已经触发!”
“任务目标:填补内库的巨额亏空。”
“任务完成奖励:黄金级宝箱*1。”
“任务失败惩罚:随机剥夺一项知识、技能、道具或血脉。”
“选择接受/拒绝。”
随着范闲的话音落下,他以一种请求的姿态,触发了这个被动任务。李承泽稍作思考,便伸出手指轻触,接受了这个任务。
李承泽审视了一下自己的任务列表,发现自己手头上的任务还真不少:
任务“干戈”,目标是化解李云睿与范闲之间的矛盾。
被动任务“储君的末路”,目标是推翻太子的地位。
被动任务“财富”,目标是填补内库两千多万两的亏空。
“殿下,您有何高见?”范闲见李承泽沉思不语,忍不住再次追问。
“这两千多万两的亏空不是小数目,你自己有什么计划吗?”李承泽反问范闲。
在原著中,范闲曾想到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再加上庆帝在悬空庙赏事件上的助力,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李承泽知道,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一些创新的金融手段和政治智慧。
“我考虑过发行债券,吸引民间资本来填补这个亏空。”范闲回答道,“但这样的做法需要陛下的支持,也需要一个稳妥的计划来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回报。”
李承泽点头,表示认同:“这确实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债券的发行规模、利率、偿还计划等,并且要考虑到如何吸引投资者,以及如何保证内库的长期稳定。”
两人开始深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李承泽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财务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需要巧妙地平衡各方利益,才能达成目标。
“殿下,您有什么高见?”范闲急切地问道,显然对这个问题十分关心。
李承泽沉吟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我这里确实有几个方案,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哦?殿下,您说说看。”范闲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我这有上中下三策,你想先听哪个?”李承泽问道。
“三策?殿下,我连一个法子都还没想出来,您就已经有三策了?”范闲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殿下,您先说说上策吧。”范闲迫不及待地说道。
“好,上策是发行库债。”李承泽解释道,“我们可以向京都乃至全国的富商大贾们解释库债的概念,将这两千多万两的债务转化为债券,通过出售这些债券来填补亏空。”
“库债?”范闲皱了皱眉,显然对这个概念有些陌生。
“库债,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购买者相当于是借给政府钱,政府则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还本付息。”李承泽继续解释,“这种方式可以立即获得大量资金,缓解目前的财政压力。”
“听起来不错,但要让人们接受这个概念,可能需要一些时间。”范闲沉思着说。
“这就需要我们用一些方法来推广和解释了。”李承泽点头,“我们可以举办一些讲座,或者通过朝廷的公告来宣传库债的好处,让人们明白购买库债不仅能帮助国家解决财政危机,还能为他们自己带来稳定的收益。”
“那中策呢?”范闲好奇地问。
“中策是增加税收。”李承泽说,“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增加一些奢侈品或者高收入者的税率,从而增加国库的收入。当然,这需要谨慎操作,避免引发社会不满。”
“下策呢?”范闲追问。
“下策是削减开支。”李承泽解释,“通过审查和削减不必要的开支,比如减少宫廷的奢华消费,减少不必要的军事开支等,来减少财政支出,从而缓解财政压力。”
“这三个方案各有利弊,上策可以快速解决问题,但需要时间让人们接受;中策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矛盾;下策则需要我们从内部做起,可能会影响一些既得利益者。”李承泽总结道。
范闲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我会仔细考虑这三个方案,看看哪一个更适合当前的情况。感谢殿下的建议。”
李承泽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知道,每一个决策都需要深思熟虑,尤其是在这种关乎国家财政的大事上。取出,这样的便利性,就能吸引大量的商人。”
“殿下,您这个想法很有前瞻性。”范闲点头赞同,“银行的便利性确实是吸引客户的关键。”
“而且,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服务,比如汇票、信用证等,来进一步增加银行的吸引力。”李承泽补充道。
“汇票和信用证?”范闲对这个概念显得有些好奇。
“是的,汇票是一种支付工具,可以让商人在不同地方进行资金转移,而不必携带大量现金,既安全又方便。信用证则是一种银行出具的保证,证明某个商人有足够的资金来完成交易,这可以增加商人的信誉度。”李承泽解释说。
“这些服务听起来很有用,但要实施起来,我们需要一个完善的系统和可靠的人员。”范闲沉吟道。
“确实如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银行的运作透明、安全。同时,我们也需要培养一批懂得金融知识、能够操作这些服务的专业人才。”李承泽说。
“那么,我们是不是还需要制定一些法律法规,来规范银行的运作,保护存款人和借款人的利益?”范闲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当然,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与朝廷合作,制定一套完善的银行法规,包括存款保险、贷款审批流程、风险控制等方面。”李承泽点头。
“看来,要办好银行,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范闲叹了口气,但眼中却闪烁着决心的光芒。
“是的,但这是一项长远的投资,一旦成功,不仅能解决目前的财政问题,还能为国家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李承泽鼓励道。
“好,那就这么定了。我们先从京都开始,逐步扩展到其他城市。”范闲下定了决心。
“我会全力支持你,我们一起努力,把这个银行办好。”李承泽也表示了自己的支持。
两人达成了共识,决定携手合作,共同推进银行的建立和发展,以解决内库亏空的问题,并为国家的繁荣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章完)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