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8章 志在必得(1 / 1)月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肥天禄一瞧沙牛儿莽莽撞撞便冲了进去,不由得大吃一惊。

他倒不是担心沙牛儿抢了先机,而是他不能让完颜亮死在沙牛儿手上。

此事关乎大节,绝不能相让。

肥天禄眼看抢之不及,沉声一喝,手中刀便霍然化作一团刀轮,飞旋而去。

“噗嗤!”

利刃猛地贯入完颜亮的胸口,将他身体带的向后一顿,牢牢钉在了龙椅之上。

沙牛儿挺着大戟杀进宫殿,距离完颜亮还有七八丈距离,却被“陆将军”抢了先机,心中好不懊恼。

我怎没想到掷刃呢,可惜可惜!

这莫大功劳,却被他姓陆的抢去了。

完颜亮被钉在御座之上,剧烈的疼痛让他眉头一蹙,脸色苍白。

“你们急什么?”

完颜亮缓过一口气儿来,哈哈一笑,扬了扬手中的玉色酒壶。

“朕这壶鸩酒,便足以上路了!”

他仰起头来,将酒壶对着自己的嘴巴,“咕咚咚”又豪饮一番,便把酒壶往阶上一掷,“啪”地一声摔的粉碎。

“朕这具龙骸,便赏与尔等叛逆分食,谋个前程富贵去吧。”

完颜亮一边笑,一边吐出血来。

然后,他慢慢仰倒,将双腿架上龙椅扶手,脑袋枕着另外一边。

仰望着大安殿的藻井天花,他悠悠一声长叹。

“朕这一生,多彩多姿,死亦不亏了。”

言罢,完颜亮身子向下一沉,便死在了那张龙椅之上。

……

燕京城陷落,完颜亮驾崩的消息迅速传开了。

这就是新金朝廷缺乏政治底蕴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此秘而不宣,加快速度同中都路和山东路等地仍在负隅顽抗的金军取得联系。

凭此,几乎可以不用再打什么大仗,就能顺利收服这些地方,并且得到大量兵马。

可是,他们却迫不及待地宣传开来,唯恐天下不知。

宋军这边得知消息之后,立即开始同仍在对峙僵持的金军武装进行接触,洽谈投降、接纳问题。

宋军和新金军开始抢投降金军、抢占地盘。

如此一来,新金兵马虽然先一步攻陷了燕京,在外围战场上,却没占到太多便宜。

原来还在僵持的战场,北面和东面,金军近水楼台,顺利接收了。

而西面和北面,却被宋军抢了先。

杨沅在洛阳得知消息,可是再也坐不住了,立即不顾群臣劝阻,御驾亲征了。

杨沅这边的宣传机器,也是立即开动。

同时,外交使团,已经先行派往燕京。

杨沅这边对民间的宣传是:燕王燕王,封号为燕,燕京乃燕王命定之地,理应属于燕王。

对新金使团,则是就“先行攻占”的定义,开始咬文嚼字。

什么叫先行?什么叫攻占?

杨沅的使者甚至拿出了枢密院“蝉字房”在燕京的秘密据点,把它说成我们先新金一步占领了燕京的铁证。

如果新金拒不交出燕京,那就是向我方宣战!

什么?你们不交?

好,我们宣战!

杨沅的使节自说自话,上句说完,还没等金国使节回答,便直接宣战了。

这一手无理取闹,把一向不太懂得什么叫讲理的金国使团成员都气了个倒仰。

这……这也太耍无赖了!

这天下,终于在一场场无理取闹中,变成了比谁更烂的世界。

好在,他们虽然喊着“开战”,却未动一兵一卒。

新金那边自然也不会主动出兵。

所以,双方口号喊的震天响,就是不见真的打上一场。

“金国已灭,朕要与新金皇帝亲自谈判,商谈金亡之后两国事宜。”

杨沅的使节,同时向新金传达了这一消息。

消息传回上京,完颜律逖也很高兴。

曾几何时,他被完颜亮从上京提溜到燕京,接着打发去了山东。

就这还不放心,又想置他于死地。

迫不得已之下,还是得了杨沅的指点,才冒出造反的念头。

原也没想着能成功,只是不甘心束手就缚罢了。

没想到,这事儿还真成了。

完颜亮如今国也亡了,人也死了,他倒是活的好好的,还成了皇帝。

此时的完颜律逖,还完全没有南下攻占更多领土,从而成为强国的野心。

对于眼下的状态,他还是很满意的。

不过,已经到手的地方,他当然也不想让。

而且,燕京他又不是没去过,和上京一比,确实更加繁华。

再说了,燕京皇宫是完颜亮占领中原之后,以举国之力修建的,可比上京皇宫大气多了。

“好,朕去燕京,与杨沅小友会上一会!康儿,你打前站。”

完颜律逖豪迈地一挥手,吩咐太子完颜弘康:“对了,完颜亮那混帐东西的后宫,你可绝对不许沾惹……”

完颜弘康一听,马上道:“放心吧爹,完颜亮的后宫,都是你的。”

完颜律逖一听,花白的山羊胡子都翘了起来:“放你娘的罗圈拐子屁!

爹是说,完颜亮那狗东西不是个物儿,后宫里面什么人都有,指不定哪个就是你的至亲血亲。

咱们可不是完颜亮那等不讲人伦的畜生,不能做那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来。”

完颜弘康一听,恍然道:“原来如此,那儿子明白了。”

当下,新金太子先行南下,随后完颜律逖也开始安排后方事宜,准备亲自南下。

此时,随着杨沅御驾亲征,他的军队也开始以中都燕京为目标,向此集结过来。

夏荷葵木自天水入陕中作战,又自山西向东进发,此时已兵至怀来,驻军于鸡鸣山。

虞允文驻军于大房山,辛弃疾和陆游驻军于涿州,吴挺驻军于灞州、杨万里和邓浔驻军于河间。

新金军则占领了中都路的中部和东部,以及河北东路以及山东东路地区。

完颜律逖御驾南下,前往燕京的时候,杨沅也从洛阳,率领邵宏渊部,东向燕京。

八月十八,宋室南迁后渐渐形成的皇室观潮日这天,杨沅公布了一条新的消息,声势比钱塘潮更加凶猛。

新朝国号定下,是为大夏。

这是朝臣和大儒们反复论证,取了多个国号,并阐明其取名源由后,最终由杨沅拍板决定的。

五行学说早已深入人心,遵循既定的规则,能够更好地招揽人心。

杨沅坚持从三不朝到加九锡,再到封邦建国一步步走来,就是这个原因。

他直接取而代之,也可以办得到。

但是他已经拥有了对赵宋朝廷绝对的掌控力,不用担心节外生枝,就没必要仓促求成。

该有的步骤都走一遍,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统一天下民心思想,让改朝换代的过程更加平稳、少生波折。

五行说早已深入民心,如果他坚持不讲规矩,民间就难免有人会认为他立国不正,不循天道。

哪怕他有把握应对解决,又何必滋生那些本可以避免的麻烦?

而按照“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

那么取代它的新王朝就应遵循五行相生或五行相克的逻辑来确定德运。

按五行相生说,火生土,则新朝应为土德。

且火生土,象征和平禅让、自然更替。

土德代表着包容、稳定、中央,适合大一统王朝。

据此,群臣与大儒们拟了几个相匹配的国号,是为大夏、大中、大坤。

夏属土,且夏有华夏之意。

土居中央,所以大中也很合适。

坤属土,厚德载物,因此大坤也适用。

按五行相克原则,则新朝应为水克火,是为水德。

而水德适用的国号用字,则以大元、大玄、大渊为最佳。

不过,火生土,适用于和平禅让,自然衍生。

而水克火,当用于武力推翻,覆灭前朝。

因此,两相比较,大夏、大中、大坤更胜一筹。

杨沅听罢,当场拍板:“就大夏了!”

“大夏”不仅是这些字中他听着最顺耳的,而且夏是目前已知,中原大地上最早的一个王朝的国号。

天下、国家的概念,由此而始。

他虽然一直对自己说,未来的事,未来的人定,不要妄想去为千百年后的子孙,提前决定好一切。

但他又何尝不希望从自己开始,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国号既定,其他相应的许多事就好定了。

因为还有很多事要做呢,各地官署的牌匾、新的官印铸造等等,都得马上开始准备了。

包括杨沅明年正旦改国号、年号,举行大典时的服装。

既然新朝承土德而生,那么龙袍就得选择黄色。

宋承火德,龙袍多用红色,新朝的龙袍则以明黄色为主。

国号大夏,适合的年号有中兴、天授、永宁、嘉和等。

杨沅一眼相中了其中的“乾元”。

乾为天,元为始,还能劫一把大元的气运。

嗯……说到大元气运,杨沅已经下旨,在洛阳修建一座学宫,专门招纳鞑靼诸部首领们的子侄入学。

将来受中央朝廷封册,可以继承首领位置的部落后人,是否曾在洛阳学宫就学,将是一个必需的条件。

如果只是如此,尚不足以令天下震动。

真正令天下震动的是,杨沅立洛阳为中都,设四大陪都。

长安为西都,建康为南都,汴梁为东都,燕京为北都。

而他的登基之地,设在北都燕京。

可燕京现在是属于新金帝国的。

两国皇帝尚未会谈,杨沅就已明诏天下,做出了如此决定。

这是什么意思?

分明是对燕京志在必得啊!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