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科学技术奖,那几乎等于是国内科技领域最高的一个奖项了。
这个奖项,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人。
需要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一般情况下,真的是宁缺毋滥。
奖金额度高达800万,每年1月份在大会堂颁奖。
这份殊荣,绝对弥足珍贵。
但杨振可不想出这個风头,毕竟好不容易把“形象人设”立起来,忽然就连续获得科技类的奖项,那不是自己往枪口上送嘛。
再者说,既然李校长为这事儿专门当面和他谈,就必然不是因为有啥个人想法,才询问一下杨振的态度。
所以,杨振没有丝毫犹豫的说,“有什么接受不接受的,该拿的实惠都拿了,其它那些有的没的,又有什么意义,您老是了解的,我这人可低调着呢。”
李校长呵呵了两声,心说你低调,就不会喷了清大喷京师了,害得我不知道为此掉了多少头发呢。
真是操心操的稀碎啊!
但那又如何,相较于杨振在一个个研发项目上做出来的成就,这点事儿算个毛啊。
反正李校长自认为,还是可以心甘情愿去操这个心的……
而且正如杨振所说,该属于他的实惠,是真的一点儿都不会少,反而有可能还会更多。
虽然老话里常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那也是要分什么情况的。
像杨振这种,很显然就是那种可以贴上“甘于寂寞,默默奉献”标签的国之栋梁了,上面又怎么可能不会在其它方面,给予最大的补偿和照顾?
“你能这样想就好,不过不管是上面,还是咱们学校内部,肯定是不会让你受委屈的,钱你是不缺了,那你想要什么,还是可以商量一下的,比如房子啊啥的。”
杨振挠挠头皮,憨厚一笑,“还是算了吧,我在华清嘉园那边,住的还是挺方便的,再说了,昆仑在西苑那边的别墅区,明年也可以交付了,我现在可不缺住的地儿,还是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至于我这边……再多考虑一下吧,您老好不容易开一次金口,总得对得起您啊对吧!”
我谢谢你了哈!
李校长斜楞了他一眼,心里有些哭笑不得。
“行了,反正这事儿你心里有数就好,还是得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工作上啊,听说你最近老是往宇航学院那边跑,怎么,心里又有什么想法了?”
看似问的漫不经心,实则心里还是期待值满满的。
杨振就嘿嘿一笑,“是有点儿想法,这不是飞机和航电都有了嘛,那总得给它配上点儿更趁手的武器吧,而且,我对导弹、火箭啥的,还是有点儿兴趣的。”
仅仅是有点儿兴趣?
李校长笑眯眯的看着他,心里却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的。
但他自然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别管什么项目,只要你想搞,那就随便的造呗。
毕竟事实证明,放开手脚让杨振自己去折腾,是再正确不过的事儿了。
“哦,有兴趣挺好的,如果有什么事儿,需要和各方面协调的,随时都可以过来找我。”
这种事儿,必须支持啊!
李校长慢慢习惯了之后,也开始觉得像杨振这种横冲直撞又天马行空的做派,有些真香了。
看上去好像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似乎有些任性。
但谁让人家就是有那个本事和能力呢,只能说,有时候就算是不走寻常路,那也只是因为有那个本钱和资格。
而这,就足够了!
。。。。。。
事实上,杨振真正想搞的,并不是导弹,而是火箭回收。
毕竟想要搞低轨卫星,实现把4G通信搬到天上的想法,发射费用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儿。
要知道,运载火箭往天上送东西,那可是要按公斤来计费的。
这也是制约各国航天事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而说白了,就是运载火箭的研制复杂且耗资巨大。
所以,想要把运费降下来,要么,实现通用化设计,使用市场货架产品,要么,垂直整合产业链与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但这两种,就目前而言,都是不怎么现实的。
而最后的一个办法,那就是实现火箭的回收与重复利用。
只要把一次性消耗品,搞成可重复利用性质,那成本自然而然就会随之降下来了。
简单粗暴,却也最真实有效。
严格意义上来说,火箭回收复用,大致上是分为两类的。
一个是起飞级回收,也就是火箭第一级回收;
另一个,则是起飞级和轨道级回收,也就是第一级、第二级全部回收。
但是火箭第二级在高速入轨的过程中,气动加热十分剧烈,所以对火箭部件要求很高,想要实现回收复用,难免就会困难一点。
相对而言,第一级的关机速度一般也就是2000~3000米/秒,所承受的气动加热也较轻。
而且,第一级火箭自身结构尺寸比较大,高价值的元器件也更多,实现回收复用的代价也比较小,如此一来,自然就能带来更大的收益。
所以,一般意义上的火箭回收,其实指的就是这一种。
杨振接下来想要做的,其实也是这一种。
真要是直接把二级回收也一块儿给搞定了,那就太恐怖了,而且这会儿导航卫星的精准度,也多少有些达不到这一要求。
因此,还是稍微悠着点儿的好……
毕竟这会儿的马斯克,别说玩儿什么火箭回收了,连一个能使用的运载火箭都还没有搞出来呢。
所以还是不要过多刺激大老美的神经了,万一人家想不开,直接在GPS上给你下点儿绊子啥的,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而只要杨振这边把一级火箭回收给搞定了,那或许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北斗卫星给送入轨道了……
不需要完成最后的组网,有G1、G2、G3、L1四颗卫星,能在我们头顶上实现局部精准定位,差不多也已经够了。
即使北斗造起来没这么快,他觉得自己的低轨卫星,在必要的时候也是可以顶一下的!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