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2章 搞个国际学术交流会议(1 / 1)方格化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走了杨镇宁和国科院的人,高德天就逮着老路不撒手了。

“老路,你们材院做事儿不地道啊,搞物理方面的项目,竟然招呼也不和我们物理学院打一个,这是多么看不上自家人啊。”

老路苦笑着狡辩,“你也说是材院的项目了,那就找程院长去啊,我就是个一门心思做事儿打杂的,说话也没人听的好不好?”

“你可拉倒吧,”高院长直接戳破了他的虚伪,“这话你自己信不,还往人家老程身上推,滑头一個啊。”

徐校长就哈哈笑着打圆场,“这事儿吧,其实一开始还真怪不了别人,因为也确实没想过,会搞出来这么大动静啊……”

说着瞥了杨振一眼。

杨振立马头皮发麻,“您先打住,可别想着往我头上扣帽子啊,要不然我二话不说,直接撒丫子就跑。”

老路抬手就给了他一个大逼兜子。

佯怒道,“你撒一个给我看看,能给老师暂时当一下挡箭牌,还委屈到你了是吧……再说了,人家高院长德高望重的,难不成还会跟你这个小虾米过不去?”

高德天好笑的看着徐校长,“材院就没几个正常人啊,你看这老的为老不尊,小的似乎也不怎么着调,都怎么混到这份儿上的?”

徐校长笑吟吟的摇着头,“正常人,可干不出来这么多的事儿啊,只能说,有得必有失吧。”

得,怎么看都像是一类人了,那还有啥好说的。

但徐校长终究只是打趣一下。

很快就正了下脸色,看向了杨振,“你老实告诉我,这次又想着做什么,千万别说那是意外啊,别人说,我可能还会信一下,但你小子身上,可不怎么会发生什么意外。”

高德天也跟着补了一刀,“我也想问呢,你们实验室那几个制备试验,虽然看上去每一个都是一条很好的研究路子,但这么分散的搞,可不仅仅只是为了,从中找出来一条最优的选项吧?”

杨振就看了眼老路。

然后解释道,“其实只是验证一下制备方法在不同研究方向上,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差异罢了。”

徐校长就盯着他看,“真没打算在制备上走的更远一些?这可不像是你的风格啊!”

杨振苦笑,“这和风格有什么关系,而且,您也是搞材料的,自然知道一种新材料从发现到应用,没个三五几十年的发展,那肯定是没戏的,我又不是那种头铁的人,干嘛非得一条道走到黑啊。”

徐校长就忽然笑了,“编,你继续编,你就在那儿可劲儿的忽悠吧。”

杨振只能抬手挠了挠头皮。

然后才说道,“真没说假话,石墨烯的制备,真的是短时间内很难攻克的,想要量产,那就更加遥远了……

“所以,我们这次真不是要制备石墨烯,而是想要它的衍生物,也就是氧化石墨烯。

“这玩意儿,在实验室里通过简单的氧化就能搞出来,在墨水或一些溶液中,只需要利用某些基底多孔材料,就能合成出来。

“然后,将其用于膜系统,凭借其灵活性和低廉的成本,反而比单层的石墨烯,更具备潜在优势……比如过滤或脱盐领域!”

不只是徐校长,就连高院长都忍不住瞪起了眼睛。

后者更是呼吸都有些重了起来,“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

靠,就知道这小子从来都不会无的放矢。

徐校长心里也忍不住开始哆嗦起来了。

这两年,环境污染问题甚嚣尘上,国内外都在讨论这个话题,真要是能解决污水处理这一环节,虽然还仅仅限于某一应用领域,但也足够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了。

至于海水淡化,那就更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难题了。

所以别说彻底解决掉了,但凡能在这方面,提供出一个更好的方案,那对于全世界而言,无疑都是一个福音。

那绝对是堪称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壮举!

心里这么想着,徐校长终于还是没忍住的追问了一句,“已经有把握了?”

杨振淡淡一笑,“还行!”

就俩字,但已经足够了。

徐校长狠狠拍了下杨振的肩膀,“就知道你小子不能以常理论,哈哈,真有你的,好好做,我可等着给你庆功呢。”

杨振就憨厚一笑,不再言语了。

诺奖啥的,还是不要提了,要不然,老路岂不是立马就能抖起来?

低调,一定要低调啊!

。。。。。。

但是不管杨振想如何低调,材院的实验项目,都照常突飞猛进的进展着,没有丝毫掩饰它的野望。

然后仅仅时隔两周。

新一期的《自然》,就再次刊登出了一篇《石墨烯制备探索和未来展望》的论文。

一作和通讯作者还是路海洋和王文杰,显而易见,又是京航和昆仑研究院的联手之作。

而且很明显,人家在研究上已经进入实验室制备阶段了。

这种跨越式的突破性研发进展,也着实让好多人看的瞠目结舌,直呼好家伙……

这特么不是开挂了吧?

所以说,有时候不经意的念头,其实才是真相啊。

虽然这个真相,看起来有些残酷。

不仅如此,这一篇论文所引发的动静,也不是之前那篇所能比的了。

毕竟大家都知道,制备意味着什么。

于是京航和昆仑这边的电话,立马就被国内外的同行给打爆了,基本上无一例外,都是想来一次交流研讨和学习合作的。

不同的是,昆仑那边全部都委婉的拒绝了。

而京航这边,却基本跟来者不拒差不多,虽然也做过筛选,但能在这种事情上表达善意并寻求交流合作的,差不多也没有几个没资格的。

甚至有很多,还是京航之前想巴结都巴结不上的。

于是,整个京航都开始行动起来了,甚至为此还找了友校和国科院,动员对方过来帮京航撑一下场面。

至于为什么请外援,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杨振不适合露面。

而不管是老路,还是物理学院的高院长,可都代替不了他。

所以最后还是上面发了话,干脆对外宣布,直接搞成一个学术会议,一次性解决,而不是分开来接待,至于有可能涉及到其它的,那就在学术会议期间,统一解决。

这样一来,不管是国内那些高校也好,还是国科院也好,就都能名正言顺的参与进来了。

别说撑腰了,随时客串一把京航人,也是没啥大问题的。

老路这才偷偷的抹了把汗……靠,好险!

然后转过头埋怨始作俑者,“我就说别把论文发这么快吧,好悬没一波把我给送走喽!”

杨振讪讪一笑,“我就是没想到《自然》这次会通过的这么快,老外啥时候审稿这么有效率了?”

老路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这么大一成果,他们敢不快,我就敢转头发表在《科学》上,人家会傻到这点儿事都看不明白?”

杨振立马奉上一记彩虹屁,“要不说还得是你老路呢,现在名头都打到欧美去了,牛!”

老路哈哈一笑,“那是,也不看看我……诶,你刚刚是不是又叫我老路了?”

杨振,“……”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