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章 截胡了一个学术成果(1 / 1)方格化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教授说到专业领域,就有些兴奋起来了,“我最看好的,其实还是那款计算流体力学的软件包,太实用了,我都想象不出来,你们是怎么设计出来那么多物理模型的。”

开挂呗!

杨振笑呵呵的在心里给出了答案。

他知道周教授提到的,就是那款建立在Fluent基础上,开发出来的CFD软件包。

其实这款软件,是真的很牛皮,后来还曾一度占据了老美60%以上商用市场份额。

凡是和流体、热传递、化学反应等有关的工业,都可以使用。

几乎涵盖了航空航天、汽车设计、石油天然气、涡轮机设计等无数方面的广泛领域。

飞行器的设计,自然也离不开结构力学和流体力学。

而且在燃油系统、液压系统、燃油/液压油在管路中、油箱中的一个力学反应,也都需要用到它,来进行仿真分析……

看到杨振笑眯眯的没有说话,周教授还是依旧兴致不减,“当然了,那款集成于三维CAD软件中的流体传热分析软件也不错,不但兼容性好,建模的实用效率也很高。”

杨振再次点头。

其实这款软件,又何止是在飞行器和导弹上适用啊。

以后的智能手机等电子终端设备,其实同样离不开的。

毕竟热分析的需求,其实已经无需赘言了。

就拿智能手机来说。

长时间的高功耗情况,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布置结构设计上,它的散热特性,就是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

这個,就离不开相应的软件,去进行分析……

老路再次全程当了看客。

看着这一老一小,颇有些交谈甚欢的样子,似乎把他这个主人家给晾在了一边,这一次的他,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

当然了,所谓的交谈甚欢,其实大多还是周教授在说,而杨振则是在听。

不过,虽然杨振的话不多,却也基本上都能点到要害上,仿佛每每都能挠到周教授的痒处。

以至于到最后离开时,还大有恋恋不舍之意。

不忘一再嘱咐杨振,让他有机会,也多去软件学院转转看看。

半个多小时而已,却处的跟忘年交似的。

也真是没谁了!

老路就对此“啧啧”不已,送走周教授回到办公室里,不等重新坐下,就皮笑肉不笑的看着杨振。

“材料、动力、飞行器,所以,这是又要瞄准软件了呗……贪多嚼不烂这个道理,也不用我多说吧,毕竟不管你多么天才,精力也总是有限的。”

杨振一脸您说的太对了的认同感,却就是不接他的话。

老路拿他没办法,就佯做很认真的盯着他看,“那你给我说句实话,你觉得自己最擅长的,究竟是哪个领域?”

杨振就同样认真的做思考状。

然后有些不太确信的嘀咕了一句,“应该是数学……吧!”

又是一个超出了老路预料范围之内的答案。

于是,又开始感觉脑壳隐隐作痛了……实锤了,这混蛋玩意儿,就是想玩儿全科啊!

问题是,科学上的事儿,是特么能这么玩儿的吗?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这是连武德都不讲了啊!

而且科学又不是传说中的习武,还讲个啥打通任督二脉、贯通大小周天什么的,真以为这个世界上,有精通全科的旷世奇才啊。

却是已经忘了,杨振其实之前还在国际顶刊上,发表过一篇通信技术领域的论文呢。

而且,数学是什么?

那是所有学科基础中的基础,管你是搞材料的、动力的、飞行器的,还是搞通信技术的,还真就是哪个领域都离不开数学。

所以这么算来,其实杨振的想法最起码在逻辑上,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但是在老路看来,杨振但凡能说出来这句话,就不可能是说着玩儿的。

别人或许只把数学当作基础,但换做杨振,就绝对是往更高深的层面去钻研的。

他自己都说了,最擅长的还是数学嘛!

这也让老路再次生出了一股无力感,大有这孽徒不要也罢,还是直接赶出门墙为好的冲动!

当然了,这个念头也就是一闪而过,然后直接了无痕迹。

傻子才会舍得放弃这么妖孽的学生呢。

而他老路,当然绝对不可能是傻子……

但老路最终还是强行硬气了一回,“滚蛋吧你,还数学呢,不知道搞这个的,就没一个正常的啊,你……算了,你小子特么本身就不是个正常的。”

。。。。。。

被“赶”出来的杨振,没有表现出来半点儿被数落的觉悟。

神情坦然,步履从容,跟个小透明似的,晃晃悠悠穿过校区,那叫一个洒脱……

事实上,他这会儿的心情,还是不错的。

因为周教授的出现,比他预计中,还要早了一些。

倒不是他在算计什么,而是下意识觉得,有时候被动一些,看起来会比较自然,也更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从之前那架战机的设计图,再到那几款由昆仑开发出来的软件。

都涉及到了太多的学科领域。

所以,为了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他特意选择了从热力学和流体力学这几个领域。

尤其是周教授特意提及的那两款软件,以后也必然会广泛应用于这两个学科领域。

为什么要从这两个领域入手?

又该怎么把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给引到这上面去?

这就和杨振接下来,要抛出来的一篇论文有关了,那就是:玻尔兹曼方程的准确解在数学上被证明是良好的(well-behaved)。

是的,他截胡了4年后,由宾大两位教授Philip T·Gressmann和Robert M·Strain的学术成果。

玻尔兹曼方程,是一个描述非热力学平衡状态的热力学系统行为的偏微分方程。

早在1872年就被提出来了。

但是这个方程中的未知函数,是一个包含了粒子空间位置和动量的六维概率密度函数。

所以它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问题,就意味着并没有完全被证明。

而杨振这次解决的,就是这个。

也就是说,如果对服从玻尔兹曼方程的系统施加一个微扰,此系统最终将回到平衡状态,而不是发散到无穷,或表现出其它行为。

这对于以后,从稀薄气流中的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以及等离子体的流动性,就有了近似解的数值计算方法。

价值大吗?

说实话,并不大,但意义,却是非比一般的!

因为这是一项数学领域中,突破性的成果。

这,也是为什么杨振之前对老路说,我比较擅长的其实是数学了!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