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底下学子文人立马议论纷纷,这问题问得太大太空,越是这样的问题越不好回答。
为了功成名就,为了江山社稷,抑或是为了
立德立言?
这些答案都可以,但总是缺少点味道。
底下学子文人,朝廷官员个个眉头紧蹙,他们心中都各有答案,每个人都跃跃欲试,但又害怕自己的答案不那么尽如人意。
那时台的叶秋说道。“我有一言,想与诸公分享。”
叶秋缓缓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话音刚落,讲堂面那块写有日月两字的匾额,发出一阵金光。
底下听众目瞪口呆,他们仔细品味刚才叶秋说的那句话。
为何读书?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他们听过最好的回答,没有之一!
那时于谦轻轻挥了挥手,叶秋左右各有一个笔录,他们开始认真记录。
叶秋继续说道,“古圣贤头悬梁,锥刺股,有的凿壁借光,有的囊萤映雪,他们刻苦读书,所为何事?肯定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家妻美眷,他们心中有种大道,这种大道代代相传。”
叶秋停顿了一下,他开始渐渐入戏,这该死的表演欲。
“人们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确实,书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但他们胸中有笔墨,怀中有才情。他们可以匡扶社稷,指点江山。他们可以春风化雨,启迪世人,他们也可以立德立言,彪炳史册。”
那时,整个书院里响起了朗朗读书声。
叶秋的一番话引起天地共鸣。
底下听众神情激动,人们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今日听了叶秋大人的讲学,才知此话不假。
“诸公,希望大家以读书人为荣,眼下诸侯割据,山河破碎,我辈读书人有义务,有责任去担起治国重任。”
底下的三千来人,齐刷刷地站了起来。
那时的叶秋仿佛化身古代的圣贤,他言辞恳切地说道,“眼下各诸侯国纷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我辈读书人当为生民立命,当今天下礼乐崩坏,崇武薄文,我辈读书人当发扬往圣绝学。”
那时底下有很多年轻学子高呼,“愿追随大人,匡扶社稷。”
最后叶秋语重心长地说道,“当然了,我们也不能止步于此,我们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应当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思想,唯有如此,才能被历史铭记,而我们的思想穿越历史长河,可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
叶秋的讲学已经结束,底下有不少人潸然泪下。
中午时分,叶秋在于谦陪同下,在学院膳堂进餐。
那时有无数学子来与他攀谈,他们将叶秋团团围住。
于谦与两个教师试图驱散,可无济于事。
叶秋很享受这种感觉,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从未有过什么高光时刻,如今收获这么多粉丝,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中午吃完饭后,叶秋向于谦提出一个设想。
“于大人,如果以后书院能收女学生,那就更好了。”
于谦听了这话,当场愣住。
自古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历史还没有哪个学院是招收女学子的。
叶秋拍了拍于谦的肩膀,“我开玩笑呢…”
这话说给古人听,他们一定很难理解。
会有那么一天的,不过要等千年之后。
中午用完餐之后,叶秋打算回去。
于谦问道“叶大人,刚才我让人把你的讲学内容记录了下来,我想刊印成册,你看可不可以。”
“可以,能让其他人看到,也是我的荣幸。”
最后,两人在岳麓书院门前作揖分别,于谦看着叶秋离去的背影,他不由得感叹了一句。
“真乃神人也…”
叶秋回到了自己的府邸,脚刚踏进去。
便有四五个侍妾迎了来,她们个个笑意盈盈。
丫鬟早已泡好了茶,面对此情此景,叶秋喜忧参半。
喜不必多说,他担心自己这样下去,自己打消了死的念头。
好像就这样做一个俗人也挺好?
想到这里,叶秋又想给自己一个耳光。
好在这时,老黄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的后面跟着一个妮子,女孩看起来只有十三四岁。
她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
这是什么情况,叶秋有点傻眼了。
还没等叶秋开口询问,老黄就说道,“大人,老仆刚才入府的时候,看见这姑娘刚才晕倒在门前。”
叶秋打量了一下那妮子,她眼神清澈至极,虽然脸满是尘土,但容貌秀丽,是一个实打实的美人胚子。
叶秋问道,“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阿巴,阿巴…”
原来是一个哑巴,老黄说道,“大人,她这么可怜,我们不如把她留在府邸,让她做个丫鬟。”
叶秋点了点头,“可以,小姑娘家无依无靠,怪可怜的,你们带她去洗漱一下。”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