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章 工匠中的奸细?蒙古军诡计(1 / 1)反向修仙达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古墓中用过饭后。

杨过将五百工匠着急来。

“唐伯,可有名册?”

这些工匠是他未来火器营的基础。

也算是他的班底。

他如今记忆力超强,自然要一一认识一下。

虽然这些人不会有忠诚度的问题,但总归是第一批部下。

杨过站高台朗声道:

“唐福”

“少主!”

唐福精神矍铄的拱拱手,应了一声。

“赵士祯!”

“少主!”

“李二狗!”

...

...

杨过看着台下依次答应的人。

心中考虑着,目前首要研究的火器。

突然,他脸色一凝,又扫了一遍众人。

看了眼名册,眉头皱起。

“唐伯,你确认你们是500人?”

唐福疑惑道:

“是啊,少主,我们是一整个工匠编制。”

杨过眼睛一眯,道:

“那在场的兄弟,怎么有501人?”

唐福闻言大惊,连忙回头看去。

猛然间,看见一位清瘦老者,正悄悄向后退去。

这时,工匠李二狗前,拽住那老者道:

“这位老丈是半路混进来的,我之前还一直以为他也与我们一样是从蒙古军中逃出来的。”

杨过眼中精光闪过,喝道:

“你是什么人!怎么会混进工匠团?”

此时,不待杨过命令,火器工匠们已经团团将那老者围住。

那老者见状,也不再试图退后。

光棍的朝杨过行礼:

“老朽乃是原金朝中的宋朝北人。”

杨过心中知晓。

南宋那位“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曾与“名相”秦桧实行的一则重要决定。

当时南宋初立,大量北人跟随赵构南迁,自然侵占了一部分江南百姓官绅的利益。

于内争斗不止,于外又有金人虎视眈眈。

一时天下大乱,

秦桧适时书言:如欲天下无事,须得南自南,北自北

即所谓: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藉此,北方汉人被曾经的母国大宋朝廷因苟安而抛弃。

进而造成北方汉族士人对南宋政权的感情由思念转为失望。

并逐渐自愿或被迫认同了金国的统治,积极投身金朝政权,最终转变态度将南宋视为敌国仇雠。

到了明清时代,南北士人互相敌视态度的更愈以往。

而此种情形一直延续到后世。

大概南北之争自这两位“贤臣明主”而始。

而在这蒙古帝国灭金之后,北人被屠杀了近九成。

剩余的人全部流离失所,即使南归宋朝后,也被一辈子打“归正人”的帽子。

而当年大名鼎鼎的抗金义军将领辛弃疾。

便是因为身为归正人。

辛弃疾写了一生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却再未得到过起用。

那老者哀哀一叹道:

“老朽,元好问,曾任金国国史院编修,后任南阳县令。”

杨过面露惊讶之色。

没想到这看起来瘦削的老人,竟然是元好问。

倒出乎他的意料,他本以为是什么势力盯了这队工匠呢。

元好问的话,应该确实是巧遇。

杨过客气道:

“没想到是元先生,真是失敬失敬。”

元好问闻言,顿时心中一安,又疑惑的问道:

“杨少主认识老朽?”

杨过哈哈一笑道:

“先生那首‘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我有位朋友可是天天挂在嘴边,吟诵不停的。”

小龙女在身边听了也是恍然。

顿时想起了自己师姐李莫愁常挂在嘴边的词句。

本以为是师姐感伤经历所做。

没想到居然是眼前这老者所做。

元好问闻言,不禁苦笑:

“老朽年轻拙作,没想到杨少主居然认得。”

杨过也是脸色古怪,接着道:

“那之后呢,元先生怎会出现在这里?”

元好问接着道:

“后来金国被灭后,被蒙古囚禁数年后,老朽得贵人相助,得以脱身。”

“老朽决定著《金国史》,拜访多地后,归隐在这南阳城,潜心著书。”

杨过心中一动。

南阳城!这不正是郭靖前去支援的被蒙古围困的城么?

杨过问道:

“南阳城如今情形如何?”

元好问道:

“前些时日,蒙古大军压境,困城数日。城中粮食也要用完了。”

“前日,蒙古元帅阿术突然向南阳城守将传话。说只要南阳城内百姓在七天之内,交出1000只家猫和10000只燕子。蒙古军便立刻退兵。”

“守将听了,大喜过望,催促城内百姓到处捕捉燕子和家猫。”

“老朽也是趁着和百姓交燕子的混乱之际,潜入蒙古大营,跟着各位工匠兄弟才逃了出来。”

杨过面不露声色道:

“哦?元先生可是看出了什么?”

元好问摇摇头叹道:

“虽然不知蒙古人有什么诡计,但我知道蒙古人残暴至极,绝不会轻易退兵。”

“我也曾向南阳城守将提议,可却遭到斥责,只好偷偷溜走。”

此刻身边唐福也赞同道:

“没错,蒙古军向来诡计多端不讲信誉,此番定然还有阴谋。”

旁边的工匠纷纷深以为然的点头称是。

杨过却是眉头紧皱。

小龙女看到杨过表情,明艳绝伦的脸,露出了好奇之色。

好奇道:

“杨过,难道你知道这蒙古军的诡计?”

中秋佳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9月19日到9月21日)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